心肺复苏知识培训主讲人:张老师2024.06.04 二 心肺复苏( CPR+AED )12心搏骤停及生存链心肺复苏( CPR )3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主要内容心搏骤停 心脏有效泵血功能突然丧失,导致血液循环停止,全身各个脏器的血液供应完全中断,如不及时恢复心搏,患者可发生临床死亡 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院外心搏骤停生存链环节: 1. 尽早识别、求救 2. 尽早心肺复苏 3. 尽早电除颤 4. 尽早高级生命支持 5. 心搏骤停后的综合救治 6. 康复什么是心肺复苏抢救呼吸、心搏骤停者生命的方法通过徒手、应用辅助设备及药物维持人工循环、呼吸和纠正心律失常重点:徒手心肺复苏 现场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评估现场环境做好自我防护判断意识检查呼吸迅速呼救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 C-A-B评估环境 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 采取自我防护的措施在确保安全和做好防护的前提下进行救护判断意识 轻拍患者双肩,并在两侧耳边大声呼叫 :“ 先生(女士),您怎么啦?快醒醒!”检查呼吸 如果患者无意识,用“听、看、感觉”的方法判断患者有无呼吸,检查时间约 10 秒 如患者脸朝下(俯卧位),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再检查呼吸呼救 快来人啊,这里有人晕倒了 我是红十字救护员 请您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如有 AED ,请取来 谁会急救,过来帮忙胸外按压——位置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即胸骨下半部 一手掌根紧贴按压位置,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手指翘起 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轴垂直下压 按压深度 5~6 厘米,按压频率 100~120 次 / 分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复原状 尽量避免按压中断胸外按压——方法打开气道观察异物 取异物打开气道打开气道(仰头举颏法,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水平面垂直)人工呼吸——口对口打开气道,头后仰约 90°张大口包严患者口唇捏紧患者鼻孔缓慢吹气,持续时间 1 秒钟连续吹气 2 次吹气时可见胸廓隆起人工呼吸——口对面罩心肺复苏效果评估 按压 / 吹气比为 30 : 2 , 5 组后检查患者呼吸、心搏是否恢复 如恢复,将患者翻转为复原体位,如未恢复,继续实施心肺复苏复原体位现场儿童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与成人心肺复苏的区别•CPR 步骤: A—B—C•开放气道:头后仰约呈 60 度•按压方法:单手掌根或双手掌根•按压深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 1/3 (约 5cm )•按压 / 吹气比:单人 30:2 ,双人 15:2现场婴儿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与成人心肺复苏的区别•判断意识:拍打婴儿足底•CPR 步骤: A—B—C•开放气道:头后仰约呈 30 度•人工呼吸:口对口鼻•按压位置: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下方水平•按压方法:两手指或双手环抱双拇指按压•按压深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 1/3 (约 4cm )•按压 / 吹气比:单人 30:2 ,双人 15:2高质量心肺复苏标准 按压频率 100~120 次 / 分 按压深度• 成人 5 ~ 6cm• 儿童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 1/3 (约 5cm )• 婴儿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 1/3 (约 4cm ) 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原状 按压过程中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 若施救者不能或不愿意进行人工呼吸,可使用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即只进行胸外按压 但是,对于缺氧性心搏骤停的患者(如溺水、呼吸道阻塞)和儿童、婴儿等,应实施完整的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面色、口唇由苍白或青紫转为红润 可触及脉搏 可看到自主呼吸 出现反应,如瞳孔由大变小、眼球活动,手脚活动,开始呻吟等 心肺复苏终止条件专业人员接替现场救护环境危险需转移恢复自主呼吸和心搏自 动 体 外 除 颤 器( A E D )三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目录 AED 当心脏受到疾病、创伤、中毒、触电或溺水等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时,可能会造成心律失常,最严重的后果是心搏骤停。心室纤维性颤动和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两种常见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电击除颤是治疗这两种心律失常的唯一有效手段。自动体外除颤器可自动分析患者心律。识别是否为可除颤。心率,如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