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培训课程目录020103认知事故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危险源管理101第一部分认知事故 ※ 什么是事故? ※ 事故的主要特性? ※ 事故的本质是什么? 一、认知事故2认知事故:什么是事故一项正常进行的活动中断意外事件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损毁、经济损失事故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一、认知事故34事故: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未遂事件:未发生人员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 GB/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认知事故认知事故:事故的主要特性1243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质事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事故发生前,我们无法准确的预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发生什么样的事故不是有预谋的事故的主要特性一、认知事故5认知事故:事故的本质是什么能量意外释放论使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由于管理失误引发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其相互作用转移于人体、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 ( 或 ) 财产损失一、认知事故602第二部分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 ※ 什么是危险源? ※ 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 二、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7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二、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8第一类危险源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 危险物质,控制的措施是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一般地,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看做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例如,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等。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危险源的分类二、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9第一类危险源举例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如工作中发电机、变压器,油罐等。2.能量载体,如带电的导体、行驶中的车辆等。3.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等。4.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各种压力容器等。5.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燃易爆物质等。6.生产、加工、贮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7.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如带电体、高温物体等。二、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10化学能高位能机械能电能高温物体(热能)危险物质二、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11危险源的分类第二类危险源 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二、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12第二类危险源举例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的问题: ( 1 )人的因素 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 ( 2 )物的因素 物的故障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也可能由于维修、使用不当化等原因造成的。 ( 3 )环境因素 人和物存在的环境,即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方面的问题,会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 ( 4 )管理因素 管理的缺陷,如制度不完善、责任制未落实、培训制度不完善等。二、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13二、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14两类危险源之间的关系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