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座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主讲人: XXX时间: 2023.0601 双重预防机制的概念02 事故分类及隐患03 风险分级管控04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部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何为“双重预防机制”•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和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合称为双重预防机制•安全质量达标( 80% )、隐患排查治理( 10% )和风险分级管控( 10% )合称为三位一体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双重预防机制提出的目的: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双重预防机制要达到的安全绩效:安全绩效预防、控制事故的发生;预防、减少隐患(含三违)的发生;提高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的安全素质,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最终让岗位员工养成安全行为习惯;符合新标准及上级部门相关文件要求。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突出。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账,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把新情况和想不到的问题都想到。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安全风险事故隐患事故救援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事故管理应急救援事故管控挺在应急救援前面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风险分级管控挺在隐患前面安全管理的四道关口第二部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设备、财产损失事故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轻伤、重伤、死亡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事故分类 (GB441-86)按照事故原因划分 20 种轻伤:负伤后需休息一个工作日以上,但未达到重伤程度的伤害。国家标准: 1 天≤损失工作日< 105 天。重伤:指负伤后,须经医疗部门鉴定,由医师诊断为重伤的伤害。国家标准: 105 天≤损失工作日< 6000 天。死亡:国家标准:损失工作日= 6000 天(约 16.4 年以上)根据伤害损失工作日划分,将事故分为 3 类。事故分类 (GB441-86)1. 瓦斯(煤尘)事故:瓦斯、煤尘爆炸或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窒息(中毒)等。2. 顶板事故:指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等。3. 机电事故: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4. 放炮事故: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5. 水灾事故: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溃水、溃沙导致的事故。6. 火灾事故: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燃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7. 运输事故: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发生的事故。8. 其它事故:以上七类以外的事故。煤矿企业的事故分类事故分类 (GB441-86)重特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