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测试 C 卷(乙炔站)单位: 姓名: 岗位: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三证一标志”中的标志指( )。A、产品标志 B、安全标签C、安全标志 D、警示标志2.乙炔生产厂房地面采用不发火地面,门窗向( )开启。 A.外; B.内; C.没有具体要求3.瓶体碰伤损坏的主要原因是( )。A.吊装所致;B.运输挤压造成;C.运输装卸和使用中抛、滑、滚、碰;D.充装不当所致 4.充装结束后,从气瓶上卸下充气卡具,要垂直放置,其目的( )。A.排尽支管内残存乙炔气;B.保存支管内残存的乙炔气;C.摆放整齐; D.美观5.颜色标志不符合规定的气瓶应( ),并查明真实气体种类,严禁充装未经查明气体种类的气瓶。 A.报废;B.存放于不合格气瓶存放区;C.送检; D.直接充装6.为了防止气瓶在途中移位和撞碰,( )层气瓶的下面应放臵带凹槽的底垫或塞上制动垫木。如果途中道路不平或需要经过山道和坡度较大的桥梁时,则还必须用绳索捆绑。 A.每; B.底; C.最上; D.中间7.气瓶在车上除直径较大、瓶身较短的外,一律顺车厢( )向卧放。 A.竖; B.斜; C.横; D.立8.瓶内如果还有残液没有用完应交由充装站进行抽残处理,严禁用温度超过( )℃的热源对气瓶加热。A.60; B.50; C.40; D.30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 )的原则。A.职业卫生 B.分开 C.劳动保护10.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 )间等卫生设施。A. 孕妇休息 B. 食堂 C. 车间办公室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充装可燃气体或助燃气体的操作过程中,严禁用扳手等金属器具敲击( )。 A. 地 板 ; B. 瓶 阀 ; C. 管 道 ; D. 喷 淋 装置 2.充装可燃性气体的充装站,操作人员着装应采用( )以下方法防静电。 A.配制防火罩;B.穿防静电衣服;C.穿底部无铁钉鞋子;D.避免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检修工具 3.在气瓶上使用警示标签可以提供( )信息。 A.瓶装气体名称及化学分子式;B.混合气体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化学分子式; C.瓶装气体的充装方法; D.瓶装气体关应采取预防措施的附加说明 4.充装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禁止插入空瓶进行充装,也不准任意减少每排的充装瓶数的原因是( )。 A.防止产生静电B.防止产生过大的气流摩擦热C.限制气流速度D.防止气瓶压力不足 5.在充装过程中充装人员应检查( )内容。 A.管线温度是否正常; B.监听瓶内有无异常音响; C.查看瓶阀密封是否完好; D.瓶体温度是否正常 三、判断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1.气瓶内应有剩余压力。当气瓶无剩余压力或有不明剩余气体时,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 )2.永久气体气瓶充装压力一般远大于低压液化气体,所以充装过量的危害远大于低压液化气体。 ( )3.充装后的气瓶,应有专人负责,逐只进行检查。 ( )4.气瓶充装后无防震圈,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可不处理。 ( )5.警示标签上印有的瓶装气体的名称及化学分子式应与气瓶制造钢印标记中的相一致。 ( )6.将要充装的气瓶应是本充装站的自有产权气瓶和托管气瓶。( )7.充装后瓶内压力(充装量)及质量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 )8.将要充装的气瓶必须是用户的气瓶,确认用户的产权后充气。 ( )9.充装后瓶阀及其与瓶口连接的密封有微量泄露,可不处理。( )10.可燃气体用的瓶阀,出气口螺纹应是外螺纹(右旋),其他气体用的瓶阀,出气口螺纹应是内螺纹(左旋)。( ) 11.可燃气体气瓶充装前,应用空气进行置换。 ( )12.国产气瓶应由具有“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并有监督检验标记。 ( )13.将要充装的气体与气瓶制造钢印标记中充装气体名称或化学分子式应一致,否则不得充装。 ( )14.充装前的气瓶应由专人负责,逐只进行检查。 ( )15.气瓶的装卸应轻装轻卸,以免因野蛮装卸而发生爆炸事故。 ( )安全常识测试 C 卷答案(乙炔站)一、单选题CACBB BCCBA二、多选题BC BCD ABD BC BCD 三、判断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