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红寺堡扬水一至五干渠更新改造工程四、五干渠渠道砌护改造工程施工二标段****年*月1红寺堡扬水一至五干渠更新改造工程四、五干渠渠道砌护改造工程施工二标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1 目的 为加强公司在建工程项目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管理,防止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科学规范的分析施工中产生各类风险的可能性和导致的后果,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技术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和安全保护措施,实现事前预防、消减灾害、控制风险的目的。2 评价范围红寺堡扬水一至五干渠更新改造工程四、五干渠渠道砌护改造工程施工二标段项目。3 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4 评价项目简况 项目简况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地址 项目规模(万元)项目工期(天)开工时间施工内容工程进展项目经理建设单位名称姓名电话1红寺堡扬水一至五干渠更新改造工程四、五干渠渠道砌护改造工程施工二标段同心县韦州2947.1611336 天 2019.3.1 渠道翻建90%马兴盛13739516382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工程建设中心25 评价程序和方法5.1 评价程序根据《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国务院安委办)的有关内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风险评价基本程序如下:(1)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主要确定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3)综合确定各风险因素的等级及残余风险等级。(4)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措施,并确定监控责任。(5)对风险评价报告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正意见。(6)完善风险评价报告。 5.2 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流程3施工阶段风险评价流程图实施变更后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直至整个桥梁完工改变预设的风险应对措施、施工方法和步骤,选择更优化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不满足满足检查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建立专门机构定期检查施工中各种风险全过程对残余风险进行风险监控在施工组织计划中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包括预设的应对措施和残留风险的处理措施对风险进行评价结合自身施工水平和现场情况对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理检查施工图阶段所做的全部风险评价结果和相关数据资料,以及招投标和合同中反馈的信息施工阶段开始45.3 评价方法5.3.1 LEC 评价法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 三 种 因 素 的 不 同 等 级 分 别 确 定 不 同 的 分 值 , 再 以 三 个 分 值 的 乘 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风险分值 D=LEC;D 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量化分值标准:对这 3 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 3 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具体如下:(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L 判定准则: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概率为 0,必然发生的事件,概率为 1。考虑一个系统的危险性,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是不确切的,即概率为 0 情况不确切。所以,以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为“打分”参考点,定其分数值为 0.1。人为地将极少可能发生的情况规定为 1;能预料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分值规定为 10。表 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E 判定准则:分值数发生事故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是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5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