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工伤康复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鲁人社发[2012]45 号)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现将《山东省工伤康复管理试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省厅反映。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山东省工伤康复管理试行办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工伤康复管理和服务工作,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工伤康复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工伤康复包括医疗康复和职业康复。 第三条 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工伤康复对象(以下简称康复对象)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工伤康复工作坚持“医疗与康复并重、先康复治疗后鉴定补偿”的原则。 第五条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全省工伤康复事业发展规划,指导、协调、监督规划的实施,组织对省级工伤康复机构进行评估。统筹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全省工伤康复工作的总体部署,负责本地区工伤康复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六条 用人单位、工伤康复协议机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组织和配合工伤职工进行工伤康复。第二章 康复对象和康复期的确认 第七条 工伤职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列入康复对象范围: (一)职工被依法认定为工伤,伤情相对稳定尚未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经确认具有康复价值的; (二)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为伤残程度较重的工伤职工,经确认具有康复价值的; (三)其他符合《工伤康复诊疗规范(试行)》(劳社部函〔2008〕31 号,以下简称《诊疗规范》)情形的。 第八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向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工伤康复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职工康复申请表; (二)工伤认定决定书; (三)近期有效医疗资料; (四)患职业病的提交有效的职业病诊断书或鉴定书; (五)工伤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照片(3 张)、个人和单位详细地(住)址、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六)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在受理工伤康复申请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组织工伤康复专家根据《诊疗规范》和工伤职工的医疗诊断证明及相关资料,提出是否需要工伤康复的意见并确定康复期,书面告知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用人单位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工伤职工,不再进行康复对象确认。 第十条 经确认需要进行工伤康复的,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转入康复定点机构手续。 第十一条 超出《诊疗规范》规定的康复期仍有康复治疗价值的,由工伤康复协议机构出具诊断意见和延长康复治疗建议书,经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适当延长康复住院时间,延长期最长不超过 3 个月。 第十二条 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建立工伤康复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对申请工伤康复的职工进行康复价值、康复期限的确认。 各设区的市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简便快捷的确认流程,促使工伤职工在最佳期进行康复。第三章 康复待遇 第十三条 工伤职工在确认的康复期进行工伤康复的,停工留薪期内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停工留薪期满后按规定享受工伤康复待遇。 第十四条 工伤职工需住院康复的,其住院伙食补助费,经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同意,到统筹地区以外,康复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按统筹地区规定的相关标准执行。 第十五条 工伤职工在工伤康复期间,下列费用不得在工伤保险基金中列支: (一)生活用品费用; (二)非因工伤病及其合并症、并发症所发生的医疗、康复费用; (三)超过工伤康复规定标准发生的费用; (四)因医疗事故发生的费用; (五)工伤康复期满或结束后拒不出院发生的费用; (六)拒绝合理的工伤康复治疗而增加的医疗、康复费用; (七)其他不符合工伤保险有关规定的费用。 第十六条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工伤职工进行工伤康复时,其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