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运工程淘汰危及生产安全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目录(第一批)》条文说明《公路水运工程淘汰危及生产安全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目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 2017 年第 25 号)的有关要求,引导行业“推广先进、淘汰落后”,积极打造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引导市场主体主动推广应用“四新”技术。一、总体说明(一)本《目录》拟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是指不符合技术进步与行业发展方向,存在危及公路水运工程结构安全耐久、施工作业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等问题,且有成熟可替代的技术和措施的,现根据其危险性程度大小,结合市场实际,对其应用范围、条件加以限制使用或者全面禁止。(二)本《目录》拟“淘汰”类型共分为“限制使用”和“禁止使用”两类。《目录》中列入“限制使用”类别的,均提出了相应的“限制条件和范围”,列入“禁止使用”类的,要求在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无差别化的全面禁止使用。(三)《淘汰目录》适用的工程范围(无论限制使用或禁止)均不包含除临时码头、临时围堰外的其他小型临时工程1或养护工程。(四)《淘汰目录》共分通用工程、公路工程、水运工程三部分,通用工程部分是指公路、水运工程均应当“淘汰”的目录项。每部分目录项按照类型分为施工工艺、工程材料、施工设备。每个目录项内容包含名称,简要描述(如类别、技术性能指标、基本流程等),淘汰类型,淘汰原因(拟不对外发布),供参考的可替代工艺工法、施工设备、工程材料,限制类目录项还包括:限制条件和范围(限制类)等。二、条文说明(一)通用部分 1.1.1 卷扬机钢筋调直工艺利用卷扬机调直钢筋作业时,易发生牵引卡扣松脱、钢筋滑落或断裂,对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易造成物体打击伤害,作业安全风险高;调直质量难以保证且施工效率较低,拟全面禁止。 1.1.2 现场简易制作钢筋保护层垫块工艺现场简易制作的钢筋保护层垫块是指人工将经过配合比设计的砂浆放入特制钢筋保护层垫块模具里面,利用振动台振动成型的工艺。这种工艺较为粗放,垫块强度、外形尺寸等易出现偏差,质量难控制,从而影响质量耐久性。可替代的工艺建议:专业化压制设备和标准模具生产垫块工艺。垫块由专用配合比、专业设备液压成型,使垫块的外2形结构尺寸偏差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垫块抗压强度高于母体混凝土抗压强度。同时,采用定型模具,垫块外形尺寸能准确压刻在垫块表面。 1.1.3 空心板、箱型梁气囊内模工艺气囊内模工艺是指使用橡胶充气气囊作为空心梁板或箱型梁的内模,该工艺控制难度较大,受气囊上浮及自身刚度差的影响,易造成构件的两侧壁、肋板及顶板厚度减小,内壁保护层不足甚至露筋等质量缺陷;芯模(气囊)拆除时间难以控制,胶囊放气、抽取的时间过早可能出现混凝土坍塌,时间太长胶囊又难以抽取;鉴于该工艺施工控制难度较大,总体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建议禁止使用。可替代的工艺建议:采用刚性(钢质、PVC、高密度泡沫等)内模工艺等。此外,当空心板、箱型梁内部尺寸较小(小于 20cm)时,建议设计单位对截面形式进行优化。 1.1.4 人工挖孔桩手摇井架出渣工艺传统的人工挖孔桩出渣形式采用手摇井架出渣,施工设备加工简易,由现场施工劳务人员自行加工安装,但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手摇井架加工简易,支撑不牢固、不稳定;井架无制动、保护装置,出渣桶在出渣提升过程中,人力操作疏忽或力气不足时容易发生坠落,人员伤亡事故易发多发,拟全面禁止使用。3 1.1.5 基桩人工挖孔工艺基桩人工挖孔工艺工人劳动强度大、环境空间狭小,孔内潮湿渗水且通风不畅,存在有害气体,易发生孔内窒息和高温中暑等伤害;基桩人工挖孔工艺由于是地下作业,工作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并有可能伴有地下水、流砂、有害气体、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护壁坍塌等不安全因素,造成挖孔作业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隐患大施工管控困难。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常见安全事故类别可分为窒息中毒,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