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考点 1】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一)机械性危险(1)形状或表面特性。(2)相对位置。(3)动能:零部件因运动松动、脱落、折断、甩出。(4)势能:人或物的重力势能或物的弹性势能。(5)质量和稳定性:抗倾翻或移动机器防风抗滑的稳定性。(6)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的断裂或破裂。(7)料堆坍塌、土岩滑动造成掩埋所致的窒息危险。(二)非机械性危险(1)电气危险(2)危险温度(3)噪声危险(4)振动危险(5)辐射危险(6)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7)未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而产生的危险【考点 2】机械危险部位及其安全防护措施(一)转动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二)直线运动的危险部位(三)转动和直线运动的危险部位1.皮带传动皮带的接头处和皮带进入皮带轮位置是最危险的部位。焊接金属网是一种适用防护,可能需要一个支撑框架,皮带传动装置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 50mm。【考点 3】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措施1.在距地面 2m 以下时,必须加设防护装置。2.在距地面 2m 以上时,应加设防护的情况。(1)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 3m 以上。(2)皮带的宽度 15cm 以上。(3)皮带回转的转速在 9m/min 以上。防护可采用将皮带全部遮盖起来的方法,或采用防护栏杆防护 。【考点 4】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与对策措施(一)采用本质安全技术1.合理的结构型式2.限制机械应力以保证足够的抗破坏能力(1)专业符合性要求(2)足够的抗破坏能力(3)连接紧固可靠(4)防止超载应力(5)良好的平衡和稳定性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学霸备考笔记(安全生产技术)2024 年安全工程师《技术基础》三色速记手册33.使用本质安全的工艺过程和动力源(1)爆炸环境中的动力源(2)采用安全的电源(3)防止与能量形式有关的潜在危险(4)改革工艺控制有害因素4.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1)控制系统的设计(2)软、硬件的安全(3)提供多种操作模式及模式转换功能(4)手动控制器设计和配置应符合安全人机学原则(5)考虑复杂机器的特定要求5.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6.机械的可靠性设计(1)使用可靠性已知的安全相关组件(2)关键组件或子系统加倍(冗余)和多样化设计(3)操作的机械化或自动化设计(4)机械设备的维修性设计7.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原则(二)安全防护措施1.防护装置(1)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1)满足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要求保证在机器的整个可预见的使用寿命期内,能良好的执行其功能。2)构成元件及安装的抗破坏性结构体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应与机器的环境适应。3)不应成为新的危险源,不增加任何附加危险4)不应出现漏保护区:不易拆卸(非专用工具不能拆除),不易被旁路或避开。5)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6)不影响机器的预定使用① 不得与机械任何正常可动零部件产生运动抵触。② 不因采用安全防护装置增加操作难度或强度。7)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8)满足某些特殊工艺要求2.保护装置(1)保护装置的种类1)联锁装置用于防止危险机器功能在特定条件下(通常是指只要防护装置未关闭)运行的装置。2)能动装置:一种附加手动操纵装置,与启动控制一起使用,只有连续操作,机器才能执行预定功能。5)敏感保护装置:用于探测人体或人体局部,并向控制系统发出正确信号以降低被探测人员风险的装置。6)有源光电保护装置:探测特定区域内由于不透光物体出现引起的该装置内光线的中断。7)机械抑制装置:依靠自身强度防止危险运动的机械障碍装置。8)限制装置:防止危险机器状态超过设计限度的装置。2024 年安全工程师《技术基础》三色速记手册4(2)保护装置的技术特征1)保护装置零部件的可靠性为其安全功能的基础。在规定的使用寿命期限内,不因零部件失效使安全装置丧失主要安全功能。2)装置能在危险事件即将发生时,停止危险过程。3)重新启动的功能,当保护装置动作第一次停机后,只有重新启动,机器才能开始工作;4)光电式、感应式保护装置应具有自检功能。当装置出现故障时,应使危险的机器功能不能执行或停止执行,并触发报警器。5)保护装置与控制系统一起操作并形成一个整体。6)保护装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