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作业名称原料卸车作业作业对象卸车工危险等级重大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未接静电接地报警器,装卸车管脱落、物料飞溅已发生事故类型火灾爆炸、灼烫岗位操作注意事项1.工作人员应熟悉本岗位相关危化品的特性、危害和应急处理措施,装车、卸车时应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如防护面屏、耐酸碱手套、耐酸碱鞋等。2.装车、卸车时,司机应将车辆在规定位置挺稳后,熄灭发动机,拉紧手刹后方可进行。3.装卸车过程当中应时常检查泵出口压力,应稳定。4.装卸车过程当中应时常检查管路情况,应无泄漏。5.取样时,应适当关小阀门开度,不应出现原料溅出现象。6.待装卸车车辆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不得堵塞安全通道,与装卸车中车辆保持安全距离;禁止在工作区域内动火维修危化品运输车辆。7.遇雷雨天气时或其它恶劣天气时停止卸车。8.卸车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在上风向监护;司机卸车期间必须在现场监护,不得随便离岗,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9.叉车应定期检测合格。10. 叉车操作要平稳、准确,禁止急刹车,急转弯平稳起步,转向前一定要先减速,正常行驶速度不要过快,平稳制动停车。11. 对于尺寸较大的货物要小心搬运,不要搬运未固定或松散的货物。12. 叉车行驶时不得将货叉升得太高;进出作业现场或行驶途中,要注意上空有无障阻物刮碰;载物行驶时,货叉不准升得太高,影响叉车的稳定性13. 卸货后应先降落货叉至正常的行驶位置后再行驶。14. 禁止在坡道上转弯,禁止在行驶过程中进行升降,前倾操作。须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护面屏、防静电服、耐酸碱手套、耐酸碱鞋应急处置措施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向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安环部)报告。2.迅速使伤员脱离火灾现场,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3.火灾扑救人员要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按照灭火程序,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4.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对事故可能波及到的区域人员进行安全疏散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安全警示标志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作业名称动火作业作业对象维修危险等级重大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未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未按照动火作业证执行已发生事故类型火灾爆炸岗位操作注意事项1.特殊动火区域及一级动火区域的所有动火作业必须进行检测分析。2.凡在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有毒物质的设备、管道、容器等部位动火,都必须切断气、液源,泄压,加堵合格的盲板进行可靠的隔绝,彻底置换、清洗,并取样分析合格。3.动火设备、管道、容器等,应敞开或打开人孔、手孔。严禁带气、带压和在密闭状态下动火。4.凡可以拆卸或搬动的部件、管道,原则上应移到安全地带动火。5.动火执行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并持劳动部门或公司发给的合格证(操作证)的人担任。6.动火现场要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7.动火作业许可证的各级签证人应亲临现场,确切了解和检查动火的具体部位、内容及范围;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动火点附近有无可能泄漏可燃性气体的水封、阴井、阴沟,如有不完善的,应责令动火申请部门采取安全措施。8.动火作业使用的工具、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9.焊、割作业器具及各种动火工具应随动火执行人进出设备,不得因暂时中断作业留在设备、容器内。中断动火作业时应切断电源、气源、熄灭余火。严禁用氧气向设备、管道、容器、地坑等内部“吹风”。10. 必须严格按动火作业许可证上批准的有效期限进行动火。须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护面屏、防静电服、耐酸碱手套、耐酸碱鞋应急处置措施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向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安环部)报告。2.迅速使伤员脱离火灾现场,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3.火灾扑救人员要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按照灭火程序,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4.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对事故可能波及到的区域人员进行安全疏散急救电话:120 火警:119安全警示标志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作业名称高处作业作业对象维修危险等级重大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未办理登高作业许可证,未佩戴安全带已发生事故类型高处坠落岗位操作注意事项1.从事高处作业的部门必须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落实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