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保护法及环保管理 关于黄河断流和污染情况1 、断流 黄河自 1972 年开始断流,断流最长时间 226 天。 70 年代为 21 天 80 年代为 36 天; 90 年代为 226 天。 黄河泥沙含量居世界大江大河之首,每年输入泥沙 16亿吨,宁夏年输入泥沙量 1 亿吨,每立方米河水含泥沙 3 公斤。2 、污染:污水排入黄河, 70 年代约 18.5 吨,增加到90 年代的 32.6 亿吨。 宁夏每年排入黄河的污水达 1.3 亿吨,污水程度呈逐年增加趋势。矿业污染事件 2010 年 9 月 21 日,受台风“凡亚比”带来的罕见特大暴雨影响,茂名市信宜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 简称信宜紫金公司 ) 银岩锡矿高旗岭尾矿库发生溃坝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溃坝共造成 22 人死亡,房屋全倒户 523 户、受损户 815 户。受溃坝影响,下游流域范围内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农田、农作物等严重损毁。关于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霾是一种天气现象,也称灰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 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Haze) 或灰霾( Dust-haze)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2013 年 12 月 9 日,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中国,陆续有 25 个省份、 100 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 2014 年 1 月 4 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 2013 年自然灾情,雾霾天气首次纳入。发展生存一、新环保法的颁布与修改1989 年 12 月 26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 年 4 月 24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4 月 21 日至 24 日在北京举行,备受关注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 ( 草案 ) 》进入第四次审议。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 2014 年 4 月24 日修订通过,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14 年 4 月 24 日 前言 这部法律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修订后的环保法加大惩治力度:“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更改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前言新环保法还明确: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修订后的环保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跨行政区域联合防治等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还就政府、企业公开环境信息与公众参与、监督环境保护作出了系统规定,法律条文也从原来的 47 条增加到 70 条,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前言 总量控制制度:原在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中体现 规划环评:过去的环保法中只有项目环评 政策环评:地方政府制定经济、技术政策要考虑环境影响 前言二、新环境保护法增加内容: 公益诉讼主体:从事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 按日连续计罚:上不封顶 生态保护红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定保护红线 前言二、新环境保护法增加内容:第一部分 新环境保护法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四章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五章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1 、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 第一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