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培训概述 现代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 做好企业安全管理的 9 个关键要素2 CONTENTS PAGE 目录页1评估篇( Assessment )管理评审 — 让风险现行控制篇( Control )保持篇( Tenable )2岗位风险 — 雇员是主体3绩效测量 — 风险精确化4资源支持 — 除风险需利器5隐患治理 — 务求斩草除根6运行控制 — 从可控到在控7正面文化 — 用责任打造根本8高层行动 — 按愿景作出决策9建立基模 — 靠系统解决问题3 3 TRANSITION PAGE 过渡页• 设定标准• 采集处理第一章 管理评审 —— 让风险现行• 危害辨识• 缺陷设计【评估篇】4 第一章 管理评审风险(Risk ):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和认知。风险的大小,指的是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损害的程度。核心概念主题内容1 、认知风险是所有安全要素的基础。2 、管理评审:组织高层和安全管理部门,依据安全判定标准,收集、评价分析信息,识别危害、影响和隐患,采取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3 、管理评审形成文件,指出需要修改的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和其他要素5 第一章 管理评审战略目标→具体目标→表现准则第一节 设定标准 认定风险,测定风险等级的依据,是用来衡量系统风险大小以及危险、危害是否可接受的尺度。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如:最大噪声声级、最大单项风险可接受程度。【判别准则】① 国家、地方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② 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③ 组织的方针和战略目标;④ 组织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表现准则:完成某项具体活动或体系要素的标准,要求尽可能量化,确保对危害和风险控制时可以取得可测量的结果。表现准则的定量化和具体化的实施时间表,有利于建立组织实现其目标和承诺的可信度。 如: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地离居民区不小于 45 米。【表现准则】来源依据判别标准建立,以保证对危害和影响的控制好效果。依据6 第一章 管理评审第二节 采集处理【信息采集】信息采集:风险认知的基础工作,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输出报警等模板。信息采集主要内容:方案执行情况、职责履行情况、重点危害控制情况、法律法规符合情况、安全意识等查看听问试查资料、看现场、听介绍、问实际、试执行【信息输出】信息输出:《风险评估报告》或《管理评审报告》。信息输出主要内容:风险程度的总体评价、削减风险的措施、制度适宜性结论、机构资源需求的措施等。7 第一章 管理评审第三节 危害辨识( 1 )定义:识别危害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2 )方式:组织可以按照类似作业安全分析的方式,按作业流程开展。( 3 )原则:充分、准确、系统、科学( 4 )方式:例行性和非例行性作业;所有人员进入工作场所的活动;工作场所设施或其他单位所提供的设施。 在执行危害辨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任何潜在的风险都必须纳入考虑, ———— 同时必须描述清楚危害原因。8 第一章 管理评审第四节 安全审计 安全审计要点:安全风险问题属于管理问题,事故隐患最终都暴露出管理的缺陷。( 1 )定义:对公司依据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对安全管理及生产场所进行的安全符合性检查。( 2 )目的:掌握其安全运行状况;查找其安全管理问题,督促指导整改;帮助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3 )范围:组织管理、规章制度、运行管理、资源配置、信息管理、应急管理、人员培训。9 9 TRANSITION PAGE 过渡页• 人为因素• 性向测验第二章 岗位风险 —— 雇员是主体• 行为观察• 工作分析【评估篇】10 第二章 岗位风险岗位安全风险:违章作业、雇员缺乏操作知识、技术不熟练、劳动组织不合理和设备的缺陷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核心概念主题内容岗位安全管理原则:① 主体原则。岗位是安全责任的主体。② 责任和权利对等原则。③ 中心节点原则。岗位人员对本岗位和相关整体负责,组织整体对岗位安全负责。11 第二章 岗位风险第一节 人为因素1..1 人为因素定义:针对人为失误的预测、判断、预防等管理手段和人为失误本身,共同构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