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安全使用及充电安全注意事项讲解如今,电瓶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但电瓶车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近年来,电瓶车火灾事故频发,那么电瓶车发生自燃到底有多可怕?事故案例分享2018 年 8 月 23 日凌晨,河南郑州一家属楼电动车失火引起火灾,火势蔓延堵住楼道口,并烧着了 10 辆电动车和 2 辆汽车。消防队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火灾共造成 3 人死亡,4 人受伤入院治疗。2020 年 4 月 8 日凌晨 1 点 05 分左右,上海市徐汇区发生一起火灾事故。消防部门派出 10 辆消防车、 65 名消防队员赶赴现场处置。消防队员们现场架梯营救出 2 人,疏散了整栋楼房的 20 余名居民。事故中,住在起火房间内的一名住户来不及逃生,不幸死亡。消防部门初步排摸着火原因时发现,违规充电的电瓶车锂电池有发生故障导致火灾的痕迹。 2020 年 4 月上海市已连续发生 4 起电动自行车电瓶充电起火事故。第一部分 . 电动车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第二部分 . 电动车安全使用及充电安全Contents目录一、电动车相关法律法规规定2017 年 12 月 29 日,公安部就加强电动车停放、充电火灾防范工作发布通告,首先强调了电动车火灾的危害性。近年来,我国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并呈逐年增长趋势,起火原因主要为电气故障。电动车大多在室内停放和充电,有的甚至停放在走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由于电动车车体大部分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快,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人员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伤亡。 2020 年 5 月 15 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将自 2020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条例》规定,车站、医院、商场、展览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公园等公共建筑、公共场所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配套规划、建设非机动车公共停车设施。居民住宅和其他建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许可以及有关规定和标准建设非机动车停车设施。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管理、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划用途使用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禁止擅自停用或者改变用途。鼓励和支持在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设置充电设施。居民小区应当根据需要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居民住宅楼的楼梯间、楼道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及其两侧影响通行的区域停放,禁止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条例》规定,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应当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具体实施的时间和区域,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规定。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未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市场监督管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将违法生产、销售、违法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以及严重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予以记录,纳入个人、企业的征信管理体系。二、电动车安全使用及充电安全电动车引发火灾的特别危害表现在两点,即火场温度和毒烟。数据显示, 3 分钟,火温高达千度; 30 秒,有毒气体覆盖整个房间。电动车在给大家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交通安全隐患。数据显示,有 80% 的电动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而电动车火灾致人员伤亡的, 90% 是因将其置于门厅或过道。 电动车一旦着火,仅 90 秒温度便可达到200 度,周边可燃物会迅速被引燃形成火灾。电动车的材料在燃烧时,会产生剧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近年来电瓶车充电引发火灾事故屡有发生,充电安全隐患不可忽视。电动车着火的危害 一、电动车为什么容易起火呢?电动车电池最忌讳的就是过度充电、放电,过度充电会让电池发热、鼓胀甚至导致电池爆炸。1 、过度充电劣质的电动车电池组,就是定时炸弹。2 、电池故障乱拉电线导致线路短路,电线在空中没有任何支撑与保护措施,会与墙体发生摩擦,磨损非常大,漏电概率很高。3 、私拉电线充电器是损耗品,寿命一般只有一两年,要选择品质好、散热性能好的充电器,并要及时更换。3 、充电器使用不当给电瓶车充电前,要检查电池是否发烫或者有无鼓包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