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触电与急救培训内容Content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2. 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3. 触电急救4. 电工操作规程第一部分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我国约每用 1.5 亿度电就触电死亡 1人,而美、日等国约每用 20~40 亿度电才触电死亡 1 人。为什么???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1 、什么是触电?触电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带电体,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分电击与电伤两种。(1) 触电对人体的伤害形式 电击——电流流过人体时反映在人体内部造成器官的伤害,而在人体外表不一定留下电流痕迹。表现为:刺麻、酸疼、打击感并伴随肌肉缩。严重心律不齐、昆迷、心跳停止等。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伤——电流流过人体时使人的皮肤受到灼伤、烤伤和皮肤金属化的伤害,严重的可致人死亡。表现为: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电流对人体的伤害2 、人体触电的方式:TEXTTEXT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而导致的触电。直接接触触电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而导致的触电。间接接触触电触电方式很多,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种 (1) 直接接触触电的形式:132单相触电两相触电电弧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单相触电双线触电单线触电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两相触电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弧伤害 电弧是气体间隔被强电场击穿时电流通过气体的一种现象。被电弧“烧伤”着的人,将同时遭受电击和电伤。所以视为直接接触触电。电流对人体的伤害3 、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1 )电流值大小(工频)• 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如轻微针刺,发麻。• 平均(概率 50% ),男: 1.1 mA ;女: 0.7 mA• 摆脱电流——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平均(概率 50% ), 男: 16mA ; 女: 10.5 mA• 最低(概率 0.5% ),男: 9mA ; 女: 6 mA• 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 I 颤 = 50 mA• 一般人 体所能忍受的安全电流可按 30 mA 考虑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3 、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2 )电流持续时间t↑ → 吸收电能↑ → 伤害↑t↑ → 电流重合心脏易损(激)期,危险↑t↑ → 人体电阻↓→ 人体电流↑ → 伤害↑t↑ → 中枢神经反射↑ → 危险↑电流对人体的伤害1不同途径,危险性不同,但没有不危险的途径。2最危险的是:左手到前胸。3判断危险性,既要看电流值,又要看途径。请插入图片(见教程)3 、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3 )电流途径电流对人体的伤害3 、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4 )电流种类直流电流持续时间高频电流冲击电流持续时间>心脏周期时,室颤阈值为交流的数倍;< 200 ms 时,室颤阈值与交流大致相同。烧伤比工频电流严重,但电击的危险性较小。指作用时间< 0.1~10ms的电流。 种类:方脉冲、正弦波、电容放电脉冲。影响室颤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It 和 I2t 的值。( I — 有效值)电流对人体的伤害3 、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5 )个体特征 因人而异,健康情况、健壮程度、性别、年龄和人体状态等。即:男性、成年人、健康者对电流的抵抗能力则相对要强些。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按 1000~2000 欧姆计算人体电阻因人而异。手有毛茧,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带有导电粉尘的电阻较小,危险性较大。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 24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第二部分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 绝缘 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注意 : 检查绝缘部分是否已破损。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屏护 即采用遮拦、护照、护盖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间距 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 0.1 米。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接地和接零接地 :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的连接叫接地。 L1L2L3REIP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接地和接零保护接零 :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