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规范作业场所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等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 , 保护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涉及的内容• 测氧• 测爆• 测毒• 测噪声如何实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哪些活动要实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为什么要实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123目录CONTENTS施救错误未经作业许可安全培训不到位.……02. 间接原因CO 中毒01. 直接原因?????03. 防护措施事故教训大家看 ~~如何实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哪些活动要实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为什么要实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123目录CONTENTS需要检测场所进入未知环境动火作业前靠近,接触,进入工业装置或受污染的环境进入矿山,深入岩体前检测煤尘、瓦斯等排放气体检测工作,如硫化氢、二氧化硫气体等进入有限空间如何实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哪些活动要实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为什么要实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123目录CONTENTS根据作业要求,对存在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环境进行风险评估。作业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情况,配备相关人员、检测仪器。确定检测仪器作业风险情况检测仪器培训作业流程培训应急知识培训人员培训???????实施作业作业流程办理作业许可证正常时氧含量为 19.5%-22% 。氧含量不在正常范围内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采取机械通风。测氧含量 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或粉尘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 10%对于油箱、油罐及油气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的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 1% 。测爆 有毒气体的浓度须低于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 )所规定的浓度要求。检测有毒有害气体 检测项目、顺序及标准测氧含量 正常时氧含量为 19.5%-22% 。数据来源:《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GBZ / T 205-2007 3.16 缺氧环境:空气中的氧的体积百分比低于 18%3.17 富氧环境:空气中的氧的体积百分比高于 22%6.1.2.1 测氧含量。正常时氧含量为 18%-22% ,缺氧的密闭空间作业应符合 GB 8958 的规定……《 缺氧作业安全规程》 ( GB 8958-2006 )3.1 缺氧 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氧含量低于 0.195 的状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9 号 --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2015 年第 80 号修正)测 爆 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或粉尘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 10% 。对于油箱、油罐及油气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的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 1% 。(典型危险物质爆炸极限见表16-1 ,来自于《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58-2014 ))典型危险物质爆炸极限表 测量项目(空气中) 爆炸极限 氢气 4%(下限)——75%(上限) 甲烷 5%(下限)——15%(上限) 焦炉煤气 4%(下限)——40%(上限) 氨 15%(下限)——28%(上限) 柴油 0.6%(下限)——6.5%(上限) 石油(含车用、洗涤汽油) 1.1%(下限)——5.9%(上限) 乙炔 2.5%(下限)——100%(上限) 煤粉尘 33g/m3(下限)—— 爆炸下限:可燃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测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气体的浓度须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GBZ 2.1 ) 所规定的浓度要求,如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20mg/m3 (质量浓度)或 25PPM (体积浓度)、硫化氢浓度不超过 10mg/m3 (质量浓度)。《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 6222-2005 )10.2.2 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经检测合格后,允许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携带一氧化碳及氧气监测装置,并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 30mg / m3 (24ppm) 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 50mg / m3 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 1h ;不超过100mg / m3 。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 0.5h ;在不超过 200mg / m3时,人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 15min ~ 20min 。 职业接触限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