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安全行车知识培训返回目录主要内容返回目录一、前言二、春季行车安全注意事项三、驾车十大不安全行为 一、前言 2019 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 62763 人,死亡人数呈逐年小幅度的上升趋势。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香港、澳门及台湾省统计数据末包括在内)公路总里程 469.63 万公里,全国拥有载货汽车 1351.77 万辆,10826.78 万吨位,增长 4.4% 。其中,普通货车 946.03 万辆, 4843.83万吨位;专用货车 47.56 万辆, 527.63 万吨位。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仍高居世界前三位,遏制道路交通事故高发、降低交通事故伤害仍然任重道远。 一、前言2019 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62763 人,比 2018 年减少了 431 人,同比下降 0.68% 。其中:排在第一名的地区是广东,为 4932 人;其次是湖北,为4904 人,比广东少了 28 人;紧接着为广西,为 4379 人,比湖北少了 525 人。 一、前言造成交通事故的基本因素是人、车、路、环境与管理。其中人是主要因素,美国 1968 年的事故统计指出,有 90% 的责任应归于驾驶人员 二、春季行车安全注意事项(一)人的因素—防春困1 、为什么会“春困” “ 春困”不是病,是我们的身体为了应对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自然反应。春天,随着温度逐渐升高,皮肤毛孔舒展,血管口径随之变大,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供应大脑的血量就会相对减少,大脑就会自动进行保护性调整,减低兴奋性,人因脑组织的自我抑制而产生疲倦。 另一方面是因为春天的刺激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功能也相应提高,耗氧量加大,但大脑一时适应不了在冬天养成的对高氧的依赖,结果人体机能暂时不能适应环境而感到困乏疲倦。因此出现了懒洋洋、软绵绵、无精打采、昏沉欲睡,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春困”现象。 二、春季行车安全注意事项2 、如何避免“春困” 据高速交警部门统计, 2016 年省内高速公路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 40% 左右。因此“春困”是交通安全的大敌。对于长途行驶的驾驶员来讲,最应避免和注意的是“春困”。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春困”,有效地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春季行车安全注意事项( 1 )生活要有规律。春季应早睡早起,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工作日期间禁止出现熬夜玩乐现象,另外平时要多注意体育锻炼,可选择轻柔舒缓的活动项目,或做体操、慢跑、打太极拳、瑜伽等等,这些活动均可有效的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适应环境的变化,缓解“春困”。 二、春季行车安全注意事项( 2 )合理饮食,慎用药物。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春困”与人体蛋白质缺少、机体处于偏酸环境和维生素摄入不足有关,因此春困时调理饮食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适当增加鱼类、鸡蛋、牛奶、豆制品、猪肝、鸡肉、花生等食物。要注意多食碱性食物,中和体内酸性产物,消除疲劳。在行车前最好不要大量食用香蕉、莴笋、肥肉和含酒精类的食物,此类食物易使人产生疲倦感或引起明显嗜睡乏力,具有催眠作用。 众所周知,开车前不能喝酒,可是,开车前有些药物也是严禁服用的,这一点却往往被驾驶员忽略,对驾驶产生危害的药物有很多,尤其以含抗组胺类的感冒药最具代表性,有几十种药物是驾驶员慎服用的,分别包含镇静、抗焦虑、抗过敏、降血压、抗心律失常类等,有可能诱发不同程度的眩晕、眼花、视物模糊、乏力、倦怠、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如果超剂量服用,反应会更加突出。 二、春季行车安全注意事项( 3 )保持车辆卫生,开车时常开窗通风。换季时,要让车内保持干爽卫生,特别是对汽车坐垫、出风口这些卫生死角更要做好清扫工作,气温的不断升高,时间长了会造成内部腐烂、生锈、孳生螨虫等寄生虫,也容易滋生各种病菌 ,保持车内环境的干爽整洁,也是保护好我们的身体。车干净了心情才会好,好的心情对安全行车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车辆基本上是全封闭的,车内空气不新鲜,空调启用时把大量的不新鲜空气带到驾驶室的空调出风口,时间长了驾驶员就会容易感到疲劳,呵欠连连,这是大脑缺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