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本质安全 2目前这些设备的安全危害控制措施有哪些?目前这些设备的安全危害控制措施有哪些?这些设备有什么安全危害?这些设备有什么安全危害?我们身边有哪些设备?我们身边有哪些设备?你认为这些安全防护措施足够吗?你认为这些安全防护措施足够吗?做为安全管理人员,你是否了解你身边的设备?进入事故案例一 . 安全事故理论及案例分析1. 安全事故理论介绍2. 典型事故案例剖析3. 设备本质安全定义及范围4轨迹交叉理论社会因素安全缺陷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起因物致害物肇事人受害人事故物的原因人的原因接 触基础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经过 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在人的运动轨迹与物的运动轨迹发生意外交叉 --- 导致事故发生。人、物两系列轨迹相交的时间与地点(时空),就是发生伤亡事故的“时空”。若是排除了机械设备或处理危险物质过程中的隐患,消除了人为疏忽,则两个连锁系列进行的方向变换,事故系列的连锁中断,两系列运动轨迹则不能相交,危险就不会出现,即可达到安全生产。5能量释放理论管理失误个人原因、环境原因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作业安全分析 设计 检查技术 维修审查减小数量防护装置及构造急救、修理更换、调查危险分析安全意识作业安全分析教育 训练思想工作人员 选择调查研究发生事故或经济损失其基本思想是:不希望或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即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不正常或不期望的释放。 1. 势能( Potential energy ) 2. 动能( Kinetic energy ) 3. 热能( Heat energy ) 4. 化学能( Chemical energy ) 5. 电能( Electric energy ) 6. 原子能( Atomic energy ) 7. 辐射能( Radioactive energy ) 8. 声能( Sound energy ) 9. 生物能( Biological energy )能量释放理论的提出及能量形式 1961 年吉布森 (Gibson) 提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 1966 年,哈登 (Haddon) 提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 哈登 (Haddon) 将能量引起的伤害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的损伤阈值的能量而产生的。 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 能量的形式包括:6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屏障设置得越早,效果越好。哈登 Haddon 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应取决于:( 1 )人接触能量的大小;( 2 )接触时间和频率;( 3 )力的集中程度。能量释放能否导致事故发生所取决的因素7细胞和亚细胞成份与功能的破坏电离辐射干扰神经—肌肉功能以及凝固、烧焦和焚化,伤及身体任何层次电 能炎症、凝固、烧焦和焚化,伤及身体任何层次热 能移位、撕裂、破裂和压挤,主要伤及组织机 械 能超过损伤阈值的能量造成的原发性损伤第 1 类伤害的实例:这些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伤阈限的能量引起的 8 生理损害、组织或全身死亡热 能 生理损害,组织或全身死亡氧的利用举例与注释产生的损伤或障碍的种类影响能量交换的类型第 2 类伤害的实例:这些伤害是由于影响了局部的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影响能量交换的类型9 案例分析: 4.18 钢水烫伤导致 32 人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2007 年 4 月 18 日 7 时 45 分左右,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滑落事故,装有 30 吨钢水的钢包在吊运下落至就位处 2-3 米时,突然滑落,钢水撒出,冲进车间内 5 米远的一间房屋,造成在屋内正在交接班的 32 人全部死亡, 2 名操作工重伤。10• 炼钢车间吊运钢水包的起重机主钩在下降作业时,控制回路中的一个联锁常闭辅助触点锈蚀断开,致使驱动电动机失电;电气系统设计缺陷,制动器未能自动抱闸,导致钢水包失控下坠;制动器制动力矩严重不足,未能有效阻止钢水包继续失控下坠,钢水包撞击浇注台车后落地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