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NY LOGO 安全评价原理 1 安全评价模型2思考题3第 2 章 安全评价原理与模型 COMPANY LOGO2.1 安全评价原理 进行安全评价,人们需要辨识工程或系统的危险、有害性及其程度,预测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掌握其发生、发展的条件、规律,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和防止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实现安全生产。在安全评价时,评价的领域、种类、手段种类繁多,评价系统的特性、属性、特征千变万化,各不相同。思维方式却是一致① 相关原理;②类推原理; ③ 惯性原理;④量变到质变原理。通用基本原理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COMPANY LOGO 一个系统的属性、特性与事故和职业危害存在着因果的相关性, 这是系统因果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 1. 系统的基本特征 安全评价把研究的所有对象都视为系统。 系统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由许多个彼此有机联系、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组成的整体。 系统有大有小,千差万别,但所有的系统都具有以下特征。 2.1.1 相关原理COMPANY LOGO( 1 )目的性:任何系统都具有目的性,要实现一定的目标(功能)。( 2 )集合性: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若干个(两个以上)元素组成的整体,或是由若干个层次的要素(子系统、单元、元素集)集合组成的整体。( 3 )相关性: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联系,通过综合协调,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 4 )阶层性:在大多数系统中,存在着多个阶层,通过彼此作用,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一个系统整体。( 5 )整体性:系统的要素集、相关关系集、各阶层构成了系统的整体。( 6 )适应性: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着一定的适应性。COMPANY LOGO 系统的整体目标(功能)的实现是组成系统的子系统、单元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单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各子系统之间、各单元之间、各元素之间,也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过程中,只有找出这种相关关系,并建立相关模型,才能正确地对系统的安全作出评价。 COMPANY LOGO系统的结构: E = Max f ( X, R, C ) E— 最优结合效果;X— 系统组成的要素集;R— 要素的相关关系;C— 要素及其相关关系分布形式;f—X 、 R 、 C 的结合效果函数。 通过对系统的要素集 (X ) 、关系集 (R ) 和层次分布形式(C ) 的分析,可阐明系统整体的性质。欲使系统目标达到最佳程度,只有使上述三者达到最优组合,才能产生最优的结合效果 E 。最佳组合最优效果 E实质上讲,安全评价就是寻找 X 、 R 、C 的最合理的结合形式寻优2. 系统的结构 工艺过程 系统 分布关系 目的X 集R 集C 集E 集生产装置物料人员设备的可靠性人的行为安全性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系统生产状态下最安全地有机结合人 机 物料 作业环境结合过程在评价前明确相互影响作用制约关系关系① 一定要研究系统的组成要素② 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③ 各层次的分布COMPANY LOGO 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价,就是要寻求 X 、 R 和 C 的最合理的结合形式,即具有最优结合效果 E 的系统结构形式,在对应的系统目标集和环境约束因素集的条件下,给出最安全的系统结合方式。 例如,一个系统一般是由若干生产装置、物料、人员( X 集)集合组成的,其工艺过程是在人、机、物料、作业环境相结合的过程(人控制的物理、化学过程)中进行的( R 集),生产设备的可靠性、人的行为的安全性、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等因素层次上存在各种分布关系( C 集)。安全评价的目的就是寻求系统要达到最佳生产(运行)状态时的最安全、最卫生的有机结合方式。 COMPANY LOGO 因此,在评价之前要研究与系统安全有关的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它们在系统各层次的分布情况。例如,要调查、研究构成的所有要素(人、机、物料、环境等),明确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和这些关系在系统的不同层次中的不同表现形式等。 COMPANY LOGO 3. 因果关系 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事物的原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