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安环健资料库07/02/2025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02x 年 4 月0102/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 / 定性安全评价 03/ 安全评价的指标 目录CONTENTS04/ 定量安全评价 Safety Assessment3.1.1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3.1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 安全性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寻求系统安全的变化规律,并赋予一定的量的概念,然后根据系统的安全状况、危险程度采取必要的措施,以达到预期的安全目标。如何掌握这种规律和结果,如何建立安全评价的数学模型才能得到有关系统安全程度的准确的量的概念,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从何处着手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系统安全的目标,这些都需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这就要研究和探讨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理。Safety Assessment1. 相关性原理( 1 )概念 系统的整体功能和任务是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单元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不仅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单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各子系统之间、各单元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所以,在评价过程中只有找出各部分的相关关系,并建立相关模型,才能正确地对系统的安全性作出评价。3.1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Safety Assessment( 2 )最佳安全系统 每个系统都有本身的目标或目标体系,而构成系统的所有子系统、单元都是为这一目标或目标体系而共同发挥作用。如何使这些目标达到最佳,是系统工程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系统应该包括: ① 系统要素 X ,即组成系统的所有元素; ② 相关关系集 R ,即系统各元素之间的所有相关关系; ③ 系统要素和相关关系的分布形式 C 。 要使系统目标达到最佳程度,只有使上述三者达到最优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输出效果 E 。即E = maxf ( X , R , C )3.1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Safety Assessment 对系统安全性评价来说,就是要寻求 X 、 R 和 C 的最合理的结合形式。所谓最合理的结合形式,即具有最优结合效果 E 的系统结构形式以及在 E 条件下保证安全的最佳系统。安全评价的目的,就是寻求最佳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最佳安全系统。因此,在评价之前要研究与系统安全有关的系统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它们在系统各层次的分布情况。例如,工厂的安全决定于构成工厂的所有要素,即人、机、环境等,而它们之间又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相关关系,这些关系在系统的不同层次中表现又各不相同。3.1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Safety Assessment( 3 )相关性应用 要对系统作出准确的安全性评价,必须对要素之间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相关形式和相关程度给出量的概念。哪个要素对系统有影响,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哪个要素对系统影响大,大到什么程度,彼此是线性相关,还是指数相关等等都需要明确。这就要求在大量历史资料、事故情报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得出相关的数学模型,以便建立合理的安全性评价的数学模型。例如,用加权平均法进行企业安全性评价中,各子系统安全评价的权重系数的确定,实际上就是企业与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系数。这种权重系数代表了各子系统的安全状况对企业整体安全状况的影响大小,也代表了各子系统的危险性在企业整体危险性中的比重。3.1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Safety Assessment2. 类推性原理 即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推算。对于具有相同特征的类似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可采用类推原理。主要有( 6 种):( 1 )平衡推算:是根据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来推算所缺有关指标的方法。例如,利用事故法则( 1 : 29 : 300 ),在已知重伤死亡数据的情况下,推算轻伤和无伤害数据;利用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为 1 : 4 的关系,从直接损失推算间接损失和事故总经济损失。3.1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Safety Assessment( 2 )代替推算:是利用具有密切联系(或相似)的有关资料,来代替所缺少资料项目的办法。例如,对新建装置的安全性评价,可利用与其类似的已有装置资料、数据对其进行评价。( 3 )因素推算:是根据指标之间的联系,从已知因素数据推算有关未知指标数据的方法。例如,已知系统事故发生概率 P和事故损失严重度 S ,就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