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S 效率化维修 ——预见性维修工厂服务部让我们围绕如下话题展开: 一、基于状态的维修与预见性维修 二、开展预见性维修的必要性 三、预见性维修的一般技术方法 四、流程组织的探讨 五、可见效果和问题一、基于状态的维修与预见性维修由于公司产能不断提升和维修体系发展的要求,预见性维修已经越来越不可抗拒地走近我们。面对一种新的设备维修管理技术,为适应公司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提前研究和准备。这里,就预见性维修开展的相关问题从技术层面做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预见性维修的逐步开展。(一)基于周期的维修所谓基于周期的维修,就是根据设备和零部件的大致劣化周期规律,按固定的周期安排检修计划的维修活动。 基于周期的维修是预防性维修的一种,我们目前年度修理计划就是这种修理形式。这种形式比较机械,缺乏针对性,所以,我们增加了日常的针对性修理计划来加以补充。实际上,我们现在的预防性维修,是周期性和针对性计划的双轨运行体制。(二)基于状态的维修基于状态的维修,就是在状态检查的基础上,根据设备或部件的实际劣化状况,有针对性地安排检修任务,针对设备或部件的实际状态开展维修活动。 基于状态的维修是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维修,比传统的依据周期的预防性维修更进了一步。其优点是提高了检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更经济的维修管理方式。 针对性计划就是这种方式。(三)预见性维修 针对性修理计划尽管是基于状态的维修的一种形式,但有其盲目性和不定性,该计划是建立在维修人员日常的点检、巡检、操作工人反馈等随机信息的基础上的,因而缺乏计划性。 针对关键设备,如严重影响效率或质量、贵重、及停产将造成长时间停线等的设备或部件,是否可以尝试寻找一种建立在提前的有计划的检查基础上的,并根据检查结果安排的修理计划?它带有一定计划性和预见性,因而可以更有效地延缓设备和零部件的劣化趋势,提前防范重大故障的发生。 这种建立在有计划的提前进行状态检查和判断基础上的预防性维修,就是预见性维修。 预见性维修的提前状态检查和趋势判断,可以凭借维修人员的实践经验,也可以借助高科技仪器。二、开展预见性维修的必要性 随着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设备越来越呈现高技术、高复杂、高成本、高效率、高精度等特点,同时也对维修领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这种高要求不仅体现在技术上,同时也体现在管理上,必须适应设备高速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这种需要,预见性维修已经成为国家体系认证必须做的工作之一。从这几年的体系认证角度看,我们逐步研讨和开展预见性维修是必须的。(一)体系管理的需要 随着公司产能的不断提升,和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重大故障呈现上升的趋势。为构造一个适应产能不断提升的、可靠支持生产的维修管理体系,也必须增加超前意识。 2003 年前,我们的维修管理特征是事后维修为主,预防维修为辅; 03 年到 08 年,我们逐步过渡到预防维修为主的管理模式,并取得明显成效。为跟上公司高速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再思考我们的维修体系,由预防性维修向预见性维修过渡,就是我们的一个必然的选择。 (二)设备利用高效化的需要事后维修( 03 年前)预防维修( 03-08 年)预见维修( 08 年后)根据目前我们设备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从如下维度尝试开展预见性修理活动。:三、预见性维修的一般技术方法(一)振动频谱分析在旋转机械设备上,振动检测可以测试电机、轴承、主轴等的异常振动,对早期发现磨损、润滑不良、异常间隙等有重要意义。如果应用得当,可以大幅度降低重要部件的异常劣化和损坏,避免部分重大故障的发生。如某单位曾经有一根精密磨床主轴因内部润滑不良造成严重磨损而直接报废,并因此造成几百件废品。仅主轴采购费用就高达 40 万人民币。最初的征象就是从异常振动的逐渐加强开始的,而这个过程长达近半年左右未被重视。这类检测是通过振动的频谱分析来实现的,通过对某类特征频率的捕捉和量化分析,可以大致确定故障的方向和趋势。振动分析仪振动分析仪频谱电机系统,特别是大容量电机的损坏,对生产影响比较大。由于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