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关于 印发《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多发频发,且经常因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为指导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科学有效应对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组织制定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指南》,经应急管理部审核同意,现印发给你们。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 2021年5月11日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指南 为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准备工作,提升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能力,防范因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扩大,保障救援人员安全与健康,制定本指南。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有限空间(也称受限空间或密闭空间)作业事故的应急准备和救援行动。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2 理总局令第80号) 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指南的通知(应急厅〔2019〕62号) 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和4个专题系列折页的通知(应急厅函〔2020〕29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修改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8〕3号)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 三、应急准备 (一)日常应急准备。 1.风险辨识。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法规标准要求,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对辨识出的有限空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包括辨识结果、个体防护要求、应急处置流程等内容。 2.预案编制。根据风险辨识结果,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编制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处置卡),或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并入本单位综合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职责,确定事故应急处置流程,落实救援装备和相关内外部应急资源。应急预案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衔接,并按照有关法规标准要求通过评审或论证。 3.应急演练。生产经营单位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演练纳入本单位应急演练计划,组织开展桌面推演、现场实操等形式的演练,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应急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处置卡)。 4.装备配备。生产经营单位针对本单位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及作业风险,配备符合国家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要求的应急救援装备,如便携式气体检测 3 报警仪、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安全带、安全绳和医疗急救器材等,建立管理制度加强维护管理,确保装备处于完好可靠状态。 5.教育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知识技能培训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安全施救知识、应急救援装备使用和应急救援技能等教育培训,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救援人员了解和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应急救援装备使用、应急处置措施等。 (二)作业前应急准备。 1.明确应急处置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检测和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明确本次有限空间作业应急处置措施并纳入作业方案,确保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救援人员了解本次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应急处置措施。 2.确定联络信号。作业现场负责人会同监护人员、作业人员、救援人员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明确声音、光、手势等一种或多种作为安全、报警、撤离、支援的联络信号。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符合当前作业安全要求的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