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定项目评定要素评定内容一、 安全生产基础管理(280分)(一)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20分)。a)根据企业自身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年度安全生产指标;b)按照企业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基层单位和部门的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并进行考核。(二)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40分)。1.组织机构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或安全主任。企业应建立从安全生产最高决策机构(或领导小组)至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生产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建材、船舶修造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至少配备2名专职注册安全工程师或安全主任;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的,至少配备5名专职注册安全工程师或安全主任;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的,至少配备10名专职注册安全工程师或安全主任。其他行业的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至少配备1名专职注册安全工程师或安全主任;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的,至少配备2名专职注册安全工程师或安全主任;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的,至少配备5名专职注册安全工程师或安全主任。3.职责a)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各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并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b)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履行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三)安全生产投入(20分)。a)根据企业自身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和政府的有关规定,将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投入纳入年度财务计划;b)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记载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c)安全生产资金应专款专用。一、 安全生产基础管理(280分)(四)法律法规、标准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90分)。1.法律法规、标准a)贯彻执行与本行业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企业制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中的规定要求,与法律法规、标准保持一致;b)进行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根据企业自身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建立下列内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a)安全生产职责; b)安全生产投入管理;c)文件和档案管理;d)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e)安全教育培训;f)特种作业人员管理;g)设备设施安全管理;h)安全设施建设项目“三同时”(即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管理;i)生产设备设施安全检测、维护及报废管理;j)作业安全管理(包括:动火作业、带电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高处作业);k)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l)相关方管理;m)职业安全健康管理;n)劳动防护用品管理;o)应急管理;p)事故管理。3.安全操作规程根据企业自身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建立下列内容的安全操作规程:a)危险化学品装卸、搬运、分装作业;b)涂装作业;c)进入密闭和有限空间进行生产和检修作业;d)动火作业;e)带电作业;f)临时用电作业;g)高空作业;h)电气设备使用与检查;i)特种设备的使用;j)机械、热工设备的使用;k)输送设备的使用;l)油、气输送及管道检查与维护;m)通风、除尘系统检查与维护;n)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监测;o)粉尘监测;p)防雷装置检查与维护;q)防静电装置检查与维护。4.文件管理a)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发布和修订,经授权责任人审批;b)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应发放到相关工作或生产作业岗位。5.执行情况检查企业应每年定期组织对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现行标准的一致性检查。6.修订根据检查结果、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情况的需要,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⑴应制订事故隐患排查计划。(五)隐患排查和治理(40分)。1.隐患排查⑵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应结合企业生产工艺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a)综合性检查应由相应级别的负责人负责组织,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厂级综合性安全检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车间级综合性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b)专业检查由各专业部门管理负责人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专业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