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课程 2 Contents Page目录页04 培训和教育01 基本概念02 事故致因理论03 安全技术措施08 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05 建设项目“三同时”06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07 各类安全评价的不同点 3 Contents Page目录页12 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09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10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法律依据11 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1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之间的关系 4 01 基本概念1 、危险和安全危险: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风险: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结合。它有两个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发生概率的大小,严重性是指发生的后果。安全: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5 01 基本概念1 、危险和安全人们可承受水平危险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由小到大安全{ 风险 } = { 危险 } + { 安全 } 6 01 基本概念2 、事故和事故隐患事故: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并导致致命或非致命的职业伤害。事故隐患: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7 01 基本概念2 、事故和事故隐患>1000300无伤害、无损失事故30财产损失10轻伤1死亡、重伤事故隐患险肇事故事故死亡和失时工伤事故危险源………… 8 01 基本概念3 、安全生产管理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导致事故制定标准、规章、规程等 9 01 基本概念4 、 3E工程技术对策 (Engineering)教育对策 (Education)法制对策( Enforcement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原因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 10 02 事故致因理论1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1919 年,英国格林伍德和伍兹发现某些人员(有精神和心理缺陷)容易发生事故1939 年,法默和查姆勃提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 Accident Proneness )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认为: 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1 02 事故致因理论2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事故发生可能在某一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间接原因基本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原因: 12 02 事故致因理论2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遗传环境人的缺点不安全行为事故伤亡不安全状态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 13 02 事故致因理论3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能量转移论)1961 年吉布森( Gibson )、 1966 年哈登( Haddon )等人提出了解释事故发生物理本质的能量意外释放论。 调查伤亡事故原因发现,大多数伤亡事故都是因各种形式能量的存在。能量的不正常释放。 造成两类伤害:第一类: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阖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哈登认为:伤害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频率、力的集中程度。 14 02 事故致因理论3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能量转移论)能量屏蔽失效能量释放伤害 / 损坏环境因素人失误物故障能量意外释放论示意图 15 02 事故致因理论4 、系统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所谓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风险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系统安全认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事故就是消除、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16 03 安全技术措施 消除危险源;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隔离; 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