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危险化学品企业11第第章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一、风险分级管控的意义 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一项重要要素,其目的在于控制各类风险,减少事故发生,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因此,全面识别危害因素,准确评价风险、控制重大风险,是标准化建立和保持的基础,对重大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是保证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1 、法律、法规和标准2 、机构和职责3 、风险管理4 、管理制度5 、培训教育6 、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7 、作业安全8 、职业健康9 、危险化学品管理10 、事故与应急11 、检查与自评12 、本地区的要求核心审查改善检查纠正危害因素识别危害因素识别风 险 评价风 险 评价可接受风险?改善计划或管理控制维持管理风险分级管控机理风险分级管控机理 否是持续改进一、风险分级管控的意义二、基本概念1 、危害和危害识别2 、风险和风险评价DevelopeAEI1 、危害和危害识别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等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危害因素:是指生产过程中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 1 )术语及定义( 2 )危害因素辨识范围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异常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 造成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 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的因素 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 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 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 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露的原因;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 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 )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如:( 3 )危害因素辨识的内容《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 、使用不安全设备 4 、手代替工具操作5 、 物体(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 、攀坐不安全位置 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清扫等)10 、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11 、不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或用具12 、不安全装束 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等。 人的因素: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不安全行为。( 3 )危害因素辨识的内容物质:火灾、爆炸性物质;毒性物质;物体: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物的因素:使事故可能发生的不安全物体条件或物质条件环境因素:有害作业环境作业场所缺陷:如间距不足;信号、标志没有或不当;物体堆放不当。作业环境因素缺陷:如采光不良或有害;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不当;外部噪声;风、雷电、洪水、野兽等自然危害。( 3 )危害因素辨识的内容管理因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