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全国消防标准规范宣贯培训班《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主要内容标准的编制情况标准的主要内容重大火灾隐患的管理天津整改重大火灾隐患的主要做法结束语《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标准的编制情况一、编制目的 近年来 ,各地公安消防机构相继开展了多次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消除了大量火灾隐患,有效地改善了消防安全条件。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判定标准,在确定重大火灾隐患的问题上,各地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为科学、合理、公正地判定重大火灾隐患,公安部消防局提出制定《重大火灾隐患评判规则》,并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编制工作,为在消防监督执法中识别和判定重大火灾隐患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二 、 编 制过程 本标准 2005 年初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2005 年 5 月成立以公安部消防局一处、天津消防研究所为主,广东、四川、辽宁、重庆、上海、天津等总队、支队有关同志参加的标准编制组,着手开展工作 6 月上旬,编制组在收集、整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准讨论稿 7 月上旬在编制组工作会议上,对讨论稿进行了研讨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初稿 9 月初进一步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10 月底标准征求意见稿在公安网络上征求各级公安消防机构意见,收到了 23 个总队的反馈意见 11 月上旬,编制组汇总、研究各地意见,修改形成了《重大火灾隐患评判规则》(送审稿)。 在 11 月底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四届二次会议上,委员和专家对该标准进行了审查,对标准确立的直接判定和综合判定方法,以及判定程序予以肯定,原则通过该标准,并提出了修改意见。编制组经过认真修改后,形成《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标准》(报批稿) 2006 年 10 月 2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以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公 安 行 业 标 准 GA653 - 2006 发布, 2007 年 1 月 1 日实行。《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求新的过程。编制组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组织科研、大专院校和公安消防机构的有专家进行了专题论证;对近 10 年来我国发生的重特大火灾案例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从中总结出一些普遍性问题和导致重特大火灾的主要原因;收集了上海、天津、福建、黑龙江和辽宁总队有关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标准、条件,进行了分析和借鉴。在最初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建筑分别建立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标准的方法,并编写完成了讨论稿。《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在此后的研讨中,编制组认为讨论稿中采用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数据过多,不便于操作,而且许多不同类型建筑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火灾隐患,可通过归纳总结从中提炼出共性的元素。因此,编制组对讨论稿进行了修改,从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安全疏散及灭火救援、消防设施、消防安全管理等影响判定重大火灾隐患的要素方面归纳总结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征求意见稿。《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从各地反馈意见来看,各地对该稿的框架结构基本认同,但就如何结合相关因素进行重大火灾隐患综合判定方法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为此,编制组除对相关条文进行修改外,提出结合场所类型、综合判定要素进行重大火灾隐患综合判定的方法,对多种因素导致的重大火灾隐患提出了比较客观的判定方法。《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为了避免重大火灾隐患过多、过滥随处可见的尴尬局面,克服判定标准过于繁琐、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最后,编制组将判定标准定位在评定方法和程序,所提出的判定要素涵盖不同类型建筑、场所的重大火灾隐患,同时重点突出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场所的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本标准并非是尺度、指标性的标准,而是提供了科学的评定方法和程序,对现实工作将具有较强的指导和规范意义。为此,我们将标准名称修改为《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标准的主要内容一、本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