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S 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是指隐藏的祸患,即隐藏不露、潜伏的危险性大的事情或灾害。或即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是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上的缺陷。 一、隐患与事故隐患的定义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安全因素二、事故隐患的组成三、事故隐患的特征隐蔽性危险性突发性因果性重复性意外性特殊性季节性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四、事故隐患的分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一般事故隐患:1.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但未完全明确安全管理机构职责和要求;2.安全管理机构网络不明确,相应人员落实未完全到位。(一)安全管理机构建立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的: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订不完整;2.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书未完全签订到位;3.未完全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实行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4.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次数未达到要求,整改落实不到位;5.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未达到相关规定标准;6.应急预案中车辆、人员、设备、资金等落实不到位;7.季节性安全管理工作未做专门部署;8.未实现有效的车辆、人员档案管理;9.对车辆、旅客或危险货物未投保相应的法定保险。(二)制度制订和执行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的:(三)人员管理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的:1.配备的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持证率不符合规定要求;2.有聘用无相应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行为;3.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岗位培训次数未达标;4.未对长途客运和危险品运输驾驶员实行有效监管,不能保证必要休息时间;5.未采取有效措施对运输违章和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员进行教育处理。(四)车辆管理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的:1.未严格进行车辆维护和安全例检;2.未在有效日期内办理车辆技术等级鉴定及年度审验手续;3.未正常使用已安装的 GPS 或汽车行驶记录仪,对车辆行车过程动态监管力度不够;4.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未配备应急处置器材和防护用品,未按照要求安装标志灯、标志牌情况。1.未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2.未专门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虽设立安全管理机构,但未明确职责的;3.无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或虽设有安全管理人员岗位,但人员未持证上岗的;4.未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5.企业采取承包经营未明确发包方和承包方安全管理责任和义务的;6.使用报废、擅自改装、检测不合格、车辆技术等级达不到相应要求和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参加营运的;7.允许无证经营的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的;8.未按照站级标准要求实行行包安检、出站门检和车况门检的;9.违反规定运输国家禁运、限运物品的;10. 存在其他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危险因素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五、隐患治理基本方法TEXT实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设置安全装置增强机械强度保证电气安全可靠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主要有 13 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人的直接原因。六、较普遍存在的事故隐患1.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2.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一)人的不安全行为六、较普遍存在的事故隐患7.攀、坐不安全位置;8.有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行为;9.忽视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或未能正确使用;10. 不安全装束;11.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12. 机器运转时维修;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接触和处理错误等。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二)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 3 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物的主要直接原因。生产场地环境不良,如:照度不足作业场所狭窄地面滑恶劣天气 ……(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