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班组反“三违”与安全行为养成煤矿班组反“三违”与安全行为养成2主 要 内 容“ 三违”现象出现的主客观原因一班组职工安全行为养成的要求三二反“三违”基层班组是重点3序 言•“ 三违”是指煤矿企业职工、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三违”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大忌,在发生过的事故中,绝大部分是由“三违”造成的。在煤矿企业反“三违”活动中 , 基层班组则是重点。4一、“三违”现象出现的主客观原因2 、“三违”的客观原因( 1 )岗位培训不到位 ( 2 )作业环境不安全 ( 3 )管理制度不完善 ( 4 )社会环境不理想 1 、“三违”主观原因( 1 )侥幸心理 ( 2 )麻痹心理 ( 3 )取巧心理 ( 4 )马虎心理 ( 5 )逞能心理 ( 6 )蛮干心理 ( 7 )无知心理 ( 8 )麻木心理 ( 9 )从众心理 ( 10 )奉上心理 ( 11 )唯心心理 ( 12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 13 )业务素质低 ( 14 )判断失误 “ 三违”产生的 根源5一、“三违”现象出现的主客观原因• 侥幸心理。有些职工自认为控制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偶尔几次违章都没有出过事,就把潜在的危险置之脑后。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这类情形在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职工中较多见。( 1 )1 、“三违”主观原因6一、“三违”现象出现的主客观原因( 2 )麻痹心理。在单位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职工的安全思想和警惕性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在操作中很容易产生轻视心理,不严格按规程办事,时间一长就养成违章习惯。 1 、“三违”主观原因( 2 )7一、“三违”现象出现的主客观原因( 3 )取巧心理。有的职工脑子精,为了抢时间赶工作进度,图省时省劲,投机取巧,简化操作过程、减少施工工作等,置安全措施于不顾。1 、“三违”主观原因( 3 )8一、“三违”现象出现的主客观原因( 4 )马虎心理。有些职工认为自己熟悉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只要把握主要的操作规程即可,作业时粗枝大叶,不拘小节,他们往往对“看得见”的危险比较警觉,对暂时没有发生危险恶果的潜伏危险掉以轻心。1 、“三违”主观原因( 4 )9一、“三违”现象出现的主客观原因 逞能心理。一些职工熟悉岗位技能,有工作经验,理论上有一套,操作知识也都知道,产生骄傲自满思想;认为有关作业规定和程序对自己来说都是不必要的“小菜一碟”,别人不敢违章,自己技高胆大,违章操作才显“英雄本色”,结果造成事故。 1 、“三违”主观原因( 5 )10 蛮干心理。有些职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把遵章守制当成是刻板,随意“创新”工作方法,不充分估计行为的恶果,这种违章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是大事故。一、“三违”现象出现的主客观原因( 6 )1 、“三违”主观原因11一、“三违”现象出现的主客观原因•( 7 )无知心理。一些新职工和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平时不注意加强学习,对每项工作程序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热情,作业中糊里糊涂违章,糊里糊涂出事,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1 、“三违”主观原因( 7 )12一、“三违”现象出现的主客观原因( 8 )麻木心理。个别职工因长期、反复从事同一工作,生产热情减退,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应付了事,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发现安全工器具有问题也不及时更换或修理,使安全设备缺乏可靠性;发现他人违章也不制止,认为就算发生不幸也轮不到我头上,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8 )1 、“三违”主观原因13一、“三违”现象出现的主客观原因 ( 9 )从众心理。一些职工安全知识不全面、安全意识不强,看到其他职工违章操作“即省力,又没出事”,还没被追究和处理,遂削弱正确的安全思想,把违章当成经验,盲目地学习、运用、渐渐地错误的操作方法代替了正确的方法,形成习惯性违章。 1 、“三违”主观原因( 9 )14一、“三违”现象出现的主客观原因( 10 )奉上心理。一些职工原则性不强,对上级的话惟命是从,明明知道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