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标准化管理目 录 1 、定义 2 、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 3 、作用 4 、标准的种类 5 、标准化步骤 6 、良好标准的制定要求 7 、如何让员工按标准作业 8 、课堂讨论 有一次在某企业进行内训时,该企业生产部部长提问道:我们部门有一位设备维修工,经常违反纪律,但有些设备只有他会修理。请问我们是否该处分他?其实国内不少企业都会出现类似这样让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出现像这样不可缺少的人,那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案 例 避免或减少这种危险的法宝就是 ------ 标准化1 、定义 对于一项任务,将目前认为最好的实施方法作为标准,让所有做这项工作的人执行这个标准并不断完善它,整个过程称之为“标准化”。注释: ① 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 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② 标准化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指望本月发出红头文件,下个月各种符合要求的标准就完成了。在进行标准化时一定要有耐心,有些人会认为我把经验写出来后就变得不重要,工作与薪水都不保险了,有这种想法十分正常,完全可以理解。 因此,营造良好的改善氛围非常重要,比如管理看板、合理化提案制度、部门 / 公司改善发表大会、改善能手、标准化竞赛等等,让做得好的有成就感,做得不好的有压力,逐步引导,最终完成有效的标准化过程。注释:Ø 技术储备Ø 提高效率Ø 防止再发Ø 教育训练2 、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 在工厂里,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 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 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更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如果没有标准化,老员工离职时,他将所有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对应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装在脑子里带走后,新员工可能重复发生以前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传授,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 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3 、作 用 ① 降低成本。 ② 减少变化,工作结果的一致性。 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将带 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 一致性可想而知。 ③ 便利性和通用化。 ④ 积累技术。 如果一个员工在工作实践中找到了做某项工作的最佳方法,却没有拿出来与他人共享,那么这个方法将随着这位员工的离开而流失。推行标准化就可以让这些好方法留在公司。 3 、作 用 ⑤ 明确责任。 在推进了标准化的工厂,如果一项不好的操作导致一个问题的出现,就可以让其重复操作来确定问题的责任——是作业指导书不好还是操作者未按指导书操作。明确责任后,我们才有可能对今后工作进行改进。3 、作 用 4 、标准的种类 标 准人员:组织机构图、工作说明书、 规章制度、员工守则设备:操作说明书、保养标准、检定标准、 安装测试标准材料:物料构成表、验收标准、图纸方法:生产类标准(作业指导书)、 管理类标准(程序文件)环境: 5S 标准、平面布置图等5 、标准化步骤 制定标准执行标准完善标准6 、良好标准的制定要求 国内许多企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标准,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许多标准存在操作性差、不明确等问题,例如,“要求冷却水流量适中”。什么是流量适中?不可操作。“要求小心地插入”,什么是“小心”?不可理解。其实,一个好的标准的制定是有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