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机械设备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由于施工机具(械)的作业环境恶劣,润滑条件差,易磨损、腐蚀、疲劳,安装频繁和不合理,运行管理不正常,维护检修不及时,超负荷或带“病”运行; (2)、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2、应急组织及职责2.1 应急组织项目部成立机械设备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 长: 副指挥: 组 员:副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及成员 协作队负责人及工班长机械设备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由安全总监 同志任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2 职责(1)、组长职责:A、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B、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C、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相关机构进行联络; D、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E、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F、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G、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H、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I、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2)、应急预案副组长的职能及职责:A、协助组长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B、向组长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C、保持与事故现场组长的直接联络; D、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及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E、组织项目部、施工处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与上级有关专家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F、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G、根据各施工场区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 (3)、成员的职责:A、抢救现场伤员;抢救现场物资;组建现场抢险队;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B、对各施工现场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指导生产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落实周边协议及其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地应急反应支援措施;根据整个项目经理部的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定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准备;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领导提供科学的 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C、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协调制定施工项目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定的项目施工生产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定期检查、督促、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D、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和总结。E、及时救助事故中受伤的人员,协助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对伤员的急救和运送。清除事故受伤人员现场的障碍,并监视事故现场,防止事故现场二次伤害,保证抢救人员的安全及财产安全。3、应急处置3.1 应急处置程序1)、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应立即报警。各部门之间必须服从指挥、协调配合,不得因玩忽职守造成严重的后果。2)、项目部救援中心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故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进行自救,如遇事态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外专业队伍求援,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3)、疏通事发现场的道路,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及时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4)、事故现场周围应设警戒线。5)、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