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解 读主讲人: xx目 录民法典介绍民法典的意义民法典内容解读Part 1. 民法典介绍民法典介绍2020 年 5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民法典共 7 编、 1260 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将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第一阶段第三阶段民法典的立法历程1979 年当时的起草工作采取“批发转零售”的策略,即成熟一部制定一部,确定先制定民事单行法律。2002 年10 万多字的民法典草案提交审议。但由于当时的物权法尚未制定,先行出台民法典与此前的“路线图”不符,加上对于草案的分歧较大,这次起草工作无果而终。1954 年民法典的首次起草工作正式开始,但最终因遭遇斗争扩大化而终止。1962 年这次提出的草案突出了计划经济的内容,主要算经济行政账,但后来起草工作因客观原因停止。2014 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2016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进入立法程序。2018 年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二审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体现对合同的保护,二审编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2019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提请审议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 2020 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第二阶段第四阶段民法典正式颁布01 2020.5.285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02 2879 票赞成以 2879 票赞成, 2票反对, 5 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03 首个“法典”这是新中国历史上 首 个 以 “ 法典”命名的法律,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04 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所有的民事活动,大 到 合 同 签 订 、公 司 设 立 , 小 到缴 纳 物 业 费 、 离婚 , 都 能 在 民 法典中找到依据。Part 2. 民法典的作用民法典的作用一、为人权保护加成① 完善防止性骚扰的有关规定认定标准更加清晰,在防止职场和校园性骚扰方面更具针对性。② 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将权利范围由禁止刺探私密信息,扩展到对“午夜来电”等骚扰行为的防范。③ 特殊情况下无人照料的“被监护人”得到照顾当地基层组织等要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民法典的作用二、为家庭和睦聚力① 家有所安,减少“头脑发热”式离婚,设立三十日的离婚冷静期,更好维护家庭关系稳定。② 离有所值,离婚代价更加公正,“有其他重大过错”成为离婚时可索赔的情形,没有达到重婚程度的出轨行为,也必须以赔偿形式表达歉意忏悔。③ 居有所定,新设居住权制度,对于因婚姻解体、“以房养老”失去住房所有权的女性、老人来说,牢不可破的法律权利代替了飘忽不定的居住允诺。④ 老有所依,完善扶养协议制度,适当扩大扶养人的范围,明确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均可以成为扶养人。民法典的作用三、为社会治理赋能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民法典对于人民需求保持了高度的敏感性,新增内容中不少是针对舆论热议的立法回答,中国社会治理的法治效能得到有效彰显。保障人民安全“ 头顶上的安全”将有法可依,完善了高空抛物相关各方的民事责任,用让抛物者买单的方式守护头顶安全。严格防范侵权凸显信息时代法律态度,在 APP过度处理个人信息、伪造侵害肖像权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保护更严格。Part 3. 民法典内容解读民法典第一编 总则第二编 物权第三编 合同第四编 人格权第五编 婚姻家庭第六编 继承第七编 侵权责任附则第一编 总则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八章 民事责任第二章 自然人 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三章 法人 第十章 期间计算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