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类“三违”三违目录1作业性违章2劳动纪律性违章3指挥性违章 4装置性违章5劳动防护性违章6人员出入、厂内交通性违章7管理性违章行为一、作业性违章1 、上岗未出示安全作业证、未佩戴工作证。未经三级安全教育上岗作业。2 、厂区内吸烟。3 、酒后上岗。4 、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5 、未取得特种作业证的员工从事压力容器、起重、液氯充装、气割、电焊等特种作业。6 、司机无特种车辆作业证开叉车、铲车。7 、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开始检修。8 、清洗置换不合格进行检修作业9 、与系统未断开进行检修作业10 、在未泄压的情况下进行拆卸法兰、阀门。11 、设备管线未置换、置换、吹扫。12 、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启用。一、作业性违章13 、进行检维修作业时,未关闭设备电源、水源及其它能源供应,释放残余能量,监护措施未落实及未设置警戒区域或未挂警示牌。14 、人员随意穿越警戒区域或警戒线。15 、发现隐患,未排除、报告,冒险作业。16 、工作前未检查设备(施)或设备(施)带故障、安全装置不齐全便进行操作。17 、在有毒、粉尘等生产作业场所进餐、饮水。18 、未办理动火作业证,进行动火作业。19 、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 , 进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20 、未办理高处作业票及不系安全带者 , 进行登高作业。21 、未办理电气作业票 , 进行电器操作作业。22 、未办理动土作业票 , 进行动土施工作业。一、作业性违章23 、未办理吊装作业证,进行吊装作业。吊物、传运物件操作方法违反规程规定。24 、未办理检修工作票 , 严禁拆卸、停用与系统联通的管道、机泵、阀门等设备。25 各种作业票证上、签字不全、代签字。26 各种作业票证上自行篡改负责人、执行人、监护人27 、作业时使用防护装置不完好的设备。28 、作业时使用未安装漏电保护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29 、作业时起重机工作中,从吊臂或吊物下通过、停留。严禁在高处作业下方站立或行走。作业时上下抛掷工具、材料等物品。30 、不按规定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清除的废料、垃圾,不向规定地点倾倒,工件任意摆放,堵塞通道。31 、随意挪用现场安全设施或损坏现场安全标志。32 、检修电器设备(施)时未停电、验电、接地及挂牌操作。33 、安全电压灯具与使用电压及要求不符。34 、气焊作业时忽视氧气瓶、乙炔瓶的安全使用要求及安全距离。 25.1 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足 5 米,动火点与气瓶间距不足 10 米。一、作业性违章35 、作业时监护人未持证上岗,未落实安全措施,擅自离开监护岗位,监护时干与工作无关的事。36 、作业未取样分析开始作业。37 、未带监护证就进行监护。38 、现场作业监护人未到现场的情况下就开始作业。39 、在消防器材、动力配电箱、板、柜周围堆放物品且违反堆放间距规定。40 、设备运转时,跨越、触摸或擦拭运动部位,跨越皮带机、跨越板框、刮板机41 、用手替代工具操作。42 、启用查封或报废设备。43 、高空作业时,任意掷扔物件。44 、攀登吊运中物件,以及在吊物,吊臂下行走或逗留45 、工艺指标控制超标。微机工在工艺指标超出后未及时调节46 、使用Ⅰ类手持式电动工具未配戴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密闭容器内检修时,未使用Ⅲ类手持电动工具。47 、氧气瓶或乙炔瓶无防护,在烈日下暴晒一、作业性违章48 、作业时监护人未持证上岗,未落实安全措施,擅自离开监护岗位,监护时干与工作无关的事。49 、作业未取样分析开始作业。50 、未带监护证就进行监护。51 、现场作业监护人未到现场的情况下就开始作业。52 、在消防器材、动力配电箱、板、柜周围堆放物品且违反堆放间距规定。53 、设备运转时,跨越、触摸或擦拭运动部位,跨越皮带机、跨越板框、刮板机54 、用手替代工具操作。55 、启用查封或报废设备。56 、高空作业时,任意掷扔物件。57 、攀登吊运中物件,以及在吊物,吊臂下行走或逗留58 、工艺指标控制超标。微机工在工艺指标超出后未及时调节59 、使用Ⅰ类手持式电动工具未配戴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密闭容器内检修时,未使用Ⅲ类手持电动工具。60 、用拖把拖运行泵的电机和泵台。61 、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