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Contents目录01 事故防范02 应急处置PART 01事故防范相关定义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 ( 静止 ) 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 ( 如齿轮、轴、履带等 ) 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一般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机械设备危险主要是设备的运动部分,比如传动机构和刀具,运动的工件和切屑。如果设备有缺陷、防护装置失效或操作不当,则随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1 )由于部件不符合要求,如机械设计不合理,传动部分和突出的转动部分外露、无防护等,或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差,不小心及违章操作可能把手、衣服绞入其中造成伤害。2 )链传动与皮带传动中,带轮容易把工具或人的肢体卷入。3 )当链和带断裂时,容易发生接头抓带人体,皮带飞起伤人。4 )传动过程中的摩擦和带速高等原因,也容易使传动带产生静电,产生静电火花,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5 )挤压,许多旋转机械,如橡胶压延机、混炼机等,当操作人员操作失误,就会将手卷入转动滚筒,造成挤压伤害事故。6 )物打,作旋转运动的部件,在运动中产生离心力,旋转速度愈快,产生的离心力愈大。如果部件有裂纹等缺陷,不能承受巨大的离心力,便会破裂并高速飞出。操作工一旦受高速飞出的碎块打击,伤害是严重的。压力机械都具有一定施压部位,其施压部位是最危险的。由于这类设备多为手工操作,操作人员容易产生疲劳和厌烦情绪,发生人为失误,如进料不准造成原料压飞、模具移位、手进入危险区等,极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动设备在动力驱动下,旋转机械伤害的发生,常有如下几种情况。传动装置的危险一般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机械伤害产生的原因人为的不安全因素机械设备本身的缺陷操作环境不良危险区是指动机械设备可能对人产生伤害的区域。如压缩机的主轴联结部位、皮带输送机走廊等,都属于危险区域。人为的不安全因素 机械伤害产生的原因一是不熟悉机器的操作规程或操作不熟练,二是精神不集中,或疲劳。主要表现在对安全操作规程不以为然,或因长时间操作没有发生过事故,为了图省事,不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办事,结果酿成伤亡事故。主要表现在:因为操作人员想枪时间、想早完成任务早下班,明知违反操作规程,却凭侥幸心理违章操作,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主要表现在:不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和帽,或衣扣不整,或鞋带没系,结果常因衣角、袖口、头发或鞋带被机器绞住而发生事故。主要表现在:自己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却命令别人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或同意让未经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工人顶岗,这样就容易发生事故。操作人员在操作时无章可循或规程不健全,以致安全工作不能落实。操作失误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穿着不规范违章指挥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误入危险区动设备本身的缺陷机械伤害产生的原因1) 机械设计不合理,或强度计算误差,或机械设备的选材不当,或没有安全防护设施、保险装置及信号装置,或安装上存在问题等,以致机械设备本身存在缺陷或不灵。2) 机械设备的检修、维修保养不及时或检修质量差,而存在不安全因素。例如,江苏省某轮胎厂压延车间,在调试进行技改的四辊压延机时,由于安装不良,电机突然出现故障,轧辊倒转掉下,砸在当班班长胸部,经抢救无效死亡。操作人员如在照明不好、通风不良、排尘排毒欠佳的环境下工作,就可能出现误操作的行为。操作环境不良机械伤害产生的原因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健全动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做好动设备的安全技术防护工作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按其特点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其内容如下 :1) 动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各项技术性能指标。2) 主要零部件的规格、材料及使用条件。3) 安全操作方法和开停车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4) 各类事故的处理方法。5) 该机械设备的重要防护部位和危险区域范围。6) 做好保养和定期维修。健全动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1) 正确使用和维护防护设备。应该安装防护设施的地方必须安装,否则不准运行;需要修理的防护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