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培训目的◆ 事故预防:通过危险辨识,事故后果分析,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蔓延。◆ 应急处理:万一发生事故或故障有应急处理的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应,处理故障或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抢险救援:采用预定现场抢险和抢救的方式,控制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 第五项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第五十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工作原则:(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国务院安委会组织协调下,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消防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 31 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第九条: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第十条: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现场处置方案甲类罐区泄露现场处置方案三氯氧磷罐区泄露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危险固废泄露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其他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园区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以人文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响应,果断处置1324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应急工作原则把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预防和减少事故在公司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公司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快速、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 做到常备不懈序号事故类型级别1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且一时难以控制I2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且一时难以控制I3因台风、雷击、暴雨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设备坍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I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