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年春节假期新冠病毒防控小贴士一新冠病毒知识目录四二三个人防护要点公司防控要求春节出行防护一、新冠病毒知识1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此次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 SARS-COV-2 。 因为人群缺少对新型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2 、新冠肺炎由什么引起的? 由 SARS-COV-2 冠状病毒引起, WHO 将 SARS-COV-2 感染导致的疾病命名为 COVID-19 。 其中多数感染可能导致肺炎,就称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新冠肺炎。3 、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 RNA 病毒,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 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源敏感, 56℃30 分钟、乙醚、 75% 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4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成为传染源。5 、新型冠状病毒易感染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染6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在粪便及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液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7 、什么是飞沫传播? 一般认为直径 >5μm 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 1米)进入易感的黏膜表面。飞沫的产生: 1 )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 )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气管插管、实施心肺复苏等。8 、什么是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黏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 )血液或带血体液经黏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 )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9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无相关临床病症,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原学检测阳性者。10 、哪类人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1 )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2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3 )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4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5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11 、新冠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 1 至 14 天,多为 3 至 7 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 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二、春节出行防护1 、出行前准备 出行前关注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等级,如目的地调整为中、高风险地区的情况,如非必要要尽量避免前往;务必关注目的地防疫要求,避免不必要的返程或被动隔离。 出行前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口罩、免洗手消毒液等防护物品;注意气候变化,备齐保暖衣物,防止着凉。 于本地出发,确保自身的健康码为绿色,到达外省所在地,将需要领取、使用当地的健康码,返回时需关注本人的健康码颜色。2 、出行期间防护 1 )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时要遵守安全秩序和相关防疫管理要求,全程正确佩戴口罩,配合体温检测,做好手部卫生,并妥善保存票据以便查询。 2 )游玩过程中有序排队,保持安全距离;不聚集、扎堆,避免人群拥挤。 3 )前往密闭场所或人流较多的场所时要佩戴口罩。 4 )出行全过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注意遮挡,随时做好手部卫生。 5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6 )住宿时应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酒店、宾馆、民宿,入住后及时开窗通风。 7 )出行期间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前往就近医疗机构就诊。三、个人防护要点个人防护六要点戴口罩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