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危险性分析讲授内容一、 PHA 的基本含义二、危险牲的辨识三、确定危险等级四、分析步骤五、危险控制六、应用示例预先危险性分析一、 PHA 的基本含义1. 预先危险性分析(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缩写 PHA )是一种定性分析评价系统内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是指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之前,或技术改造之后,即制定操作规程和使用新工艺等情况之后)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可能造成事故的后果进行客观的概略分析。2.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目的防止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对人体有害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生成废气物,防止使用危险性工艺、装置、工具和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如必须使用时,也应从设备上或工艺上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这些危险因素不致发展成为事故。预先危险性分析3.PHA 的研究内容: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条件;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分析原材料、产品、特别是有害物质的性能及储运;分析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或状态参数;人机关系(操作、维修等);环境条件;用于保证安全的设备、防护装置等。预先危险性分析4.PHA 的主要优点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可及早采取措施排除、降低或控制危害,避免考虑不周造成损失;对系统开发、初步设计、制造、安装、检修等作的分析结果,可以提供应遵循的注意事项和指导方针。分析结果可为制定标准、规范和技术文献提供必要的资料。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编制安全检查表以保证实施安全,并可以作为安全教育的材料。 预先危险性分析二、危险牲的辨识要对系统进行危险性分析,首先要找出系统可能存在的所有危险因素,也就是危险性辨识要解决的问题。所谓危险因素,就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既然危险因素有一定的潜在性质,辨识危险因素就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了迅速查出危险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预先危险性分析1 .从能量转移概念出发能量转移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实践都离不开能源,能量在受控情况下可以做有用功,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一旦失控,能量就会做破坏功,转移到人就造成人员伤亡,转移到物就造成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能量转移论者认为,事故就是能量的不希望转移的结果。认为:“生物体(人)受伤害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并提出了“根据有关能量对伤亡事故加以分类的方法”。哈登( Haddon )将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于影响了局部的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详见表。预先危险性分析能量类型产生的原发性损伤举例与注释机械能移位、撕裂、破裂和挤压,主要损及组织由于运动的物体,如子弹、皮下针、刀具和下落物体冲撞造成的损伤,以及由于运动的身体冲撞相对静止的设备造成的损伤,如跌倒时、飞行时和汽车事故中。具体的伤害结果取决于合力施加的部位和方式热能炎症、凝固、烧焦和焚化,伤及身体任何层次第一、二、三度烧伤。具体的伤害结果取决于热能作用的部位和方式注:这些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的能量引起的。预先危险性分析能量类型产生的原发性损伤举例与注释电能干扰神经 - 肌肉功能,以及凝固、烧焦和焚化,伤及身体任何层次触电死亡、烧伤、干扰神经功能,如在电休克疗法中。具体的伤害结果取决于电能作用的部位和方式。电离辐射细胞和亚细胞成分与功能的破坏反应堆事故,治疗性与诊断性照射,滥用同位素,放射性粉尘的作用。具体伤害结果取决于辐射能作用的部位和方式。化学能一般要根据每一种或每一组的具体物质而定包括由于动物性和植物性毒素引起的损伤,化学灼伤,如氢氧化钾、溴、氟和硫酸,以及大多数元素和化合物在足够剂量时产生的不太严重二类型很多的损伤。预先危险性分析影响能量交换的类型产生的损伤或障碍的种类举例与注释氧的利用生理损害,组织或全身死亡全身——由机械因素或化学因素引起的窒息,如溺水、一氧化碳中毒和氰化氢中毒局部——“血管性意外”热能生理损害,组织或全身死亡由于体温调节障碍产生的损害,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