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安全生产月 安全生产标准化 责任制-每日安全生产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解读2019.docxVIP专享VIP免费优质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解读2019.docx_第1页
1/1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解读2019.docx_第2页
2/1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解读2019.docx_第3页
3/11
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文中简称新标准)于 2020 年 4 月 1 日正式施行[1]。本文通过对新标准主要修改内容的介绍,帮助用人单位及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与 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比较,新标准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性修改包括: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或调整了术语、定义和缩略语,调整化学物质的中英文名称与化学文摘(CAS)号,增加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致敏、经皮、致癌标识并对部分致癌标识进行了调整,汇总增加近年研制、修订的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OELs)和生物接触限值(BELs),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的卫生要求及监测检测方法的原则要求,增加职业接触控制及对不同工时制与长时间工时制职业接触评价的原则及要求,明确应用职业接触限值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一、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新标准在保留 GBZ 2.1-2007 中 3 项规范性引用文件基础上,新增加 6 项规范性引用文件:(1)GBZ/T 300《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2)GBZ/T 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3)GBZ/T 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4)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5)GBZ/T 229.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 2 部分:化学物》;(6)GBZ/T 295《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 总则》。二、对术语、定义和缩略语进行调整1.新标准中增加的术语或定义:增加了 9 项与 OELs 相关的术语或定义,可分别归类为职业接触类、健康效应类和 BELs 类。(1)职业接触类,包括接触水平、OELs 比值、混合接触比值和行动水平(action level);(2)健康效应类,包括有害健康效应和临界不良健康效应;(3)BELs 类,包括生物监测和 BELs。2.新标准中未单独列出的术语或定义:鉴于新标准新增规范性引用文件 GBZ/T 224 已包括对工作场所、工作地点、总粉尘、呼吸性粉尘及空气动力学直径 5 项术语和定义,故新标准不再单独列出。3.峰接触浓度(PE)概念的引入:接触模式可影响化学物对健康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在流行病学研究和接触测量中非常重要。接触模式包括连续接触、间歇性接触、存在峰浓度的接触和无峰浓度的接触。存在峰浓度意味工艺变异性大,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劳动者有可能短时间一次接触大量的有害物质[浓度可能高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数倍],存在急性健康效应发生的可能性。PC-TWA 是针对预防长期健康效应而制定的指标,并未考虑防止短时间接触导致的急性健康效应,仅依靠长时间平均接触监测数据可能会掩盖峰值的漂移。此时如果不良健康效应是由峰浓度接触引起的,即使实际测得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在限值以下,也要控制在 PC-TWA 以上的短时间峰接触。在有支持数据的情况下,通常通过制定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以限制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过高浓度的接触。但是仍有许多制定有 PC-TWA的物质并未制定 PC-STEL。对于这些化学有害因素,应使用 PE 指标控制其短时间的最大接触,以防止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超过 PC-TWA 标准值若干倍的瞬时峰浓度接触而导致快速发生的急性健康效应[2]。为此,新标准引入了 PE 概念并替代 GBZ 2.1-2007 中的超限倍数,同时删除了与超限倍数有关的内容。三、完善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的卫生要求1.卫生要求框架:由 2 类因素 4 个表组成。新标准增加生物监测指标和接触限值(标准中表4),为推荐性生物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粉尘和生物因素的OELs 为强制性卫生要求(标准中表 1、表 2、表 3)。表 1 生物监测和工作场所空气监测的比较[2]表 2 调整名称的化学物质表 3 GBZ 2.1-2019 增加的化学有害因素 OELs表 4 GBZ 2.1-2019 化学有害因素 OELs 的基本概况(n)2.完善 GBZ 2.1-2007 中表 1 和表 2 及表 3 的内容:各表的内容包括有害因素的中英文名称、CAS 号、临界不良健康效应及备注。(1)CAS 号为美国化学学会化学文摘社对化学物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解读2019.docx

注安我来啦+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我工作多年积累的安全生产文档,视频和资料,祝自己注安今年必过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