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 主题: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时间:2025 年 5 月 12 日 18 日(防灾减灾宣传周) 目标:提升员工防震减灾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预案,保障生产安全与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一、活动背景与必要性 1. 近期地震频发:2025 年 1-4 月全国多地发生 6 级以上地震(如西藏定日 6.8 级、青海玛多 5.5 级),地震风险持续高位。 2. 企业安全需求:工厂作为人员密集、设备复杂场所,需强化地震预警响应、疏散逃生及次生灾害防控能力。 3. 政策要求:落实《全国防灾减灾日通知》要求,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推动防灾减灾常态化。 二、活动内容设计 (一)知识赋能与技能培训 1. 专家讲座与场景推演 内容:邀请地震局专家开展《厂房抗震结构解析》《地震次生火灾防控》专题培训,结合工厂布局模拟地震场景决策。 形式:设置“安全盲盒”问答(如“配电室震后断电如何处置?”),通过 VR 设备模拟危化品泄漏、电梯困人等场景。 2. 岗位定制化培训 生产部门:有限空间作业地震应急处置 VR 实训。 仓储团队:危化品泄漏三维动画推演与防爆设备操作演练。 管理层:应急预案修订与应急资源调配沙盘推演。 (二)实战化应急演练 1. 全要素地震应急演练 灾情设定:模拟 5.8 级地震引发厂房局部坍塌、断电及次生火灾 流程: 预警响应:通过广播、震动报警器触发应急响应,员工按“趴下掩护稳住”原则避险。 疏散逃生:按预置路线撤离至安全区,设置“夜间应急模式”(佩戴夜视装备)对比演练。 救援与通讯:启用应急通讯兵角色,测试卫星电话、对讲机等非常态通信保障。 2. 专项技能比武 微型消防站竞赛:水枪打靶、伤员担架转运计时赛。 隐患整改擂台:分组排查厂房隐患(如灭火器失效、逃生通道堵塞),比拼整改速度与方案质量。 (三)文化浸润与全员参与 1. 安全隐患随手拍 机制:员工通过企业安全 APP 上报隐患,建立“发现整改验收”闭环,每月评选“最佳吹哨人”授予安全徽章。 2. 家庭安全延伸计划 家庭应急包设计大赛:评选实用应急包方案(含手摇报警器、高频口哨等),优秀作品纳入工厂应急储备。 亲子安全剧场:组织员工家庭自编自演防震情景剧,录制视频在企业展厅循环播放。 3. 安全文化可视化 主题海报:制作“防灾减灾二十四节气”系列海报,结合工厂风险点(如高温熔炉、危化品存储)设计防灾提示。 安全吉祥物:创作防灾版企业 IP 形象,开发科普表情包用于内部社群传播。 三、保障机制 1. 组织保障 成立由总经理牵头的领导小组,下设策划组(安全部)、执行组(生产部)、保障组(后勤部)。 与属地消防、医院签订应急联动协议,确保救援资源快速响应。 2. 物资保障 基础包:储备 200 套应急包(含急救药品、逃生绳、强光手电) 专业包:配备液压破拆工具组、生命探测仪,与消防部门共享资源。 3. 传播保障 内部传播:食堂设置“安全知识翻牌机”,员工就餐时可互动学习;制作“安全金点子”征集海报。 外部传播:联合行业协会举办“供应链安全论坛”,发布《制造业防灾减灾倡议书》。 四、评估与持续改进 1. 量化目标 员工安全培训覆盖率 100%,考核通过率≥95%; 隐患整改率 100%,重大风险降级≥2 项; 应急预案实操验证完成度 100%,响应速度提升 30%。 2. PDCA 闭环管理 反应层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员工知识掌握度。 行为层评估:观察演练中疏散路线执行规范性。 制度层优化:修订《工厂地震应急预案》,新增“夜间应急响应”章节。 五、预期成效 短期:员工防震避险技能达标率提升至 90%,应急设备操作熟练度提高 50%。 长期:形成“安全行为积分制”,纳入绩效考核;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提升品牌社会公信力。 附件: 1. 《地震应急疏散路线图》(分区域标注) 2. 《家庭应急包配置清单》 3. 隐患排查记录表(含整改责任人及期限) 通过多维联动、虚实结合的活动设计,将防灾减灾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为企业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