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防控模板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 2℃ 或 2℃ 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0℃ 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注意防晒及时补水预防中暑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中暑性疾病高温防控措施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注意防晒及时补水预防中暑PART 01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体温的调节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体温调节都有影响。水盐代谢高温作业时,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等,如不及时补充,可导致机体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热痉挛等。循环系统高温作业时,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导致血压发生变化。高血压患者随着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消化系统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随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内分泌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注意力、工作能力低,易发生工伤事故。泌尿系统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不及时补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血尿、尿结石等。中暑性疾病注意防晒及时补水预防中暑PART 02中暑性疾病热射病由于体内产热和受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热痉挛是由于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所致。临床表现特征为:明显的肌痉李使有收缩痛,痉挛呈对称性,轻者不影响工作,重者痉挛甚剧,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热衰竭是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颅内供血不足而导致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先有头昏、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出汗,继而昏厥,血压短暂下降,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体温多不高。高温防控措施注意防晒及时补水预防中暑PART 03高温防控措施隔热、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在进行工艺设计时,应合理布置热源:将其放在外面或远离工作地点;必须置于车间内时,若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应布置在天窗下面,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应放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对现有设备中不能移动的热源或工艺要求不能远离操作带的热源应设法采取隔热措施,可以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如水幕、隔热水箱、隔热屏;使工作地点易于采用降温措施,热源之间可设置隔墙(板),湿热空气沿着隔墙上升,经过天窗排出,高温防控措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采用先进技术,改革工艺过程,实行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避免工人在高温或强热辐射条件下劳动,减轻劳动强度。通风降温自然通风:任何房屋均可通过门窗、缝隙进行自然通风换气,高温车间仅仅靠这种方式是不够的,热量大、热源分散的高温车间,每小时需换气 30 ~ 50 次以上,才能使余热及时排出,此时必须把进风口和排风口配置得十分合理,充分利用热压和风压的综合作用,使自然通风发挥最大的效能;机械通风: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降温需要或生产上要求保持一定温湿度情况下,应采取机械通风,工艺要求较高的地方可采用空气调节;加热炉、其他小型热源,可在其上方安装排气罩,进行局部自然通风。高温防控措施高温季节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劳动休息时间,增加工间休息次数,缩短劳动持续时间。高温车间附近应建立休息室,以供工间休息之用。卫生工作人员要深入高温车间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工人遵守高温作业的安全规程和保健制度。生产单位的负责人应严格执行防暑降温的政策法令和国家卫生标准。高温防控措施避免烈日暴晒:夏日要备好防晒用具,出门前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进行耐热锻炼:增强抗热能力 , 对于需要在炎热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可以进行耐热锻炼,促进热习服的建立。合理补充水盐:不断地补充汗液中丢失的水盐,保持机体水盐平衡,是提高机体耐热能力的重要措施。单凭口渴感的饮水量不足以保持体液平衡。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日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又是预防中暑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