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指导手册(一般行业)12第一章标准和文件第二章关键词定义第三章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第四章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第五章山东省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第六章问题与思考章节目录(一)标准和文件31.1相关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2-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2883-2016《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2974-2017《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DB37/T3011-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2973-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DB37/T3012-2017《山东省工贸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评估标准》(试行)(一)标准和文件41.2相关文件《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有色、冶金、纺织、轻工、建材、机械行业指导手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关于成立“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通知》(企业文件,自行编制)《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企业文件,自行编制)(一)标准和文件5《关于成立“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通知》组织机构组长:总经理XXX副组长:安全总监XXX常务副总XXX组员:公司安全部XXX技术研发部XXX财务部XXX设备部XXX品质管理部XXX生产部XXX(一)标准和文件6《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设内容工作措施完成时间工作措施1.建立“两个体系”组织机构,明确责任2017.9.25公司主要负责人与安全总监确定组织机构人员机职责。2.开展全员培训2017.9.30采用“班前5分钟”形式对全员进行两体系培训。3.建立健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2017.10.2根据DB37/T2974-2017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要求,DB37/T2973-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要求,结合公司实际,修订风险分级管控制度。4.开展岗位风险辨识、评估2017.10.9各车间、部门负责人组织本车间、部门员工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做到全员参与,自下而上进行。5.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实施有效风险管控2017.10.10各车间、部门负责人建立本车间、部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按照管控措施实施有效风险管控。6.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017.10.11根据DB37/T3011-2017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要求,结合公司实际,修订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7.隐患排查治理有效运行2017.10.20各部门、车间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按照隐患排查清单和标准检查表开展隐患排查,保存隐患排查记录。8.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2017.10.22根据公司安全管理实际,在安全奖惩管理制度中,增加“两个体系”考核内容。9.实现“两个体系”运行信息化支撑2017.10.25借助“智慧安监”系统平台,实现“两个体系”运行信息化。*10.完成实施指南编制2017.10.31完成“两个体系文件“汇编。7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安全生产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如:卸车打料作业、氯甲烷储罐等)。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设施、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