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防灾应急手册全民防灾应急手册 · 目录第一篇 自然灾害紧急救援1 、地震遇险2 、洪水遇险3 、台风遇险4 、泥石流、滑坡遇险5 、煤矿遇险第二篇 火灾紧急救援1 、森林火灾2 、公共场所火灾第三篇 出行遇险救援1 、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2 、轨道交通遇险救援3 、海上交通事故救援4 、航空交通事故救援5 、野外出游遇险救援6 、游乐场遇险救援第四篇 家庭遇险紧急救援1 、骨折、昏迷、气道梗阻的急救方法2 、火灾、煤气、触电事故的急救办法3 、创伤出血和烫伤的急救方法4 、家庭突发心脑血管病的急救方法5 、食物中毒紧急救援第五篇 儿童遇险紧急救援1 、儿童社会安全防范教育2 、户外安全防范教育第六篇 传染性疾病预防1 、一般传染性疾病的预防2 、艾滋病预防第七篇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第一篇 自然灾害紧急救援壹. 地震遇险贰. 洪水遇险叁. 台风遇险肆. 泥石流、滑坡遇险伍. 煤矿遇险3更多免费安全资料请扫码关注安全小课桌第一章 地震遇险紧急救援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按原因可分为陷落地震、火山地震和构造地震。其中以构造地震最为常见,震动也最为强烈,对人类文明造成的危害也最为严重。4历史上的重大地震事故• 1976 年 7 月 28 号,河北唐山地区发生的 7.8 级地震,是世界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这次地震共造成24.2 万人死亡, 16.4 万人受重伤落下终生残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54 亿元•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省发生 8 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据报道,截至 2008年 9 月 22 日 12 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已确认 69227人遇难, 374643 人受伤,失踪 17923 人,累计解救和转移 1486407 人。5一 . 我国地震活动的分布我国地处世界最强大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我国地震活动分布的 5 个主要地区:① 台湾及其附近海域② 西南地区(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 西北地区(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 华北地区(太行山、汾渭河谷、阴山 - 燕山、山东中部)⑤ 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6我国地震活动的分布7二 . 紧急避震的四个原则1. 伏而待定2. 因地制宜3. 寻找三角空间避险4. 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8伏而待定地震刚发生的 12 秒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最好先不要动逃生宝典:面临大地震,人们往往来不及逃跑,最好就近找个安全的角落,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注意保护头部和脊柱,等待震动过去后再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9因地制宜 -1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逃生宝典:从平房逃出去后不要站在院子里,最好的去处是马路边或宽阔的空地。如果有可能,可以再抱住一棵树,因为树根会使地基牢固,树冠可以防范落物。如果住在楼房,地震发生时最好不要离开房间。应就近迅速寻找相对安全的地方避震,震后迅速撤离。10因地制宜 -2逃生宝典:在城市地震应急中,暖气管道大有用处。因为其承载力大,不易断裂;通气性好,不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以延长被困者的存活期;此外,被困人员还能通过击打暖气片向外界传递信息11寻找三角空间避险 -1地震自救的防范目标:必须针对落顶和呛闷来采取自救措施,切勿因躲避一般落物而干扰自己的动作。一句话,宁可受伤不能丧命。不要在意室内点灯、重物和设备的掉落,针对天花板的塌落,我们应该在看准位置后迅速躲靠,即躲靠在支撑力大而自身稳固性好的物件旁边,最好靠近狭小的地方,如浴室、储物间。目的:利用房顶塌落时坠落的水泥板与支撑物之间所形成的“三角自然空间”避险。12寻找三角空间避险 -2逃生宝典:只能靠近支撑物,而不能钻进去,更不能躺在里面。用躺卧的姿势避震更不可取,因为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也随之加大,而且躺卧时也很难机动变位。13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不要靠近炉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以避免遭受失火、煤气泄漏、电线短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