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通病防治系列第一篇治理的主要依据 一、《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外电防护1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2配电线路3配电室与配电装置5配电箱与开关箱4现场照明6电焊机等移动设备7用电档案(管理)8其他用电安全管理9外 电 防 护1一、外电防护 1 、 外电线路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配电线路以外的电力线路。 2 、 低压 交流额定电压在 1kV 及以下的电压。 3 、 高压 交流额定电压在 1kV 以上的电压。常见通病( 1 ) 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4.1.1 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正确做法常见通病( 2 )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之间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外电线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4.1.2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右上表规定。 正确做法常见通病( 3 )外电架空线路最低点至路面净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外电线路下方作业过程中误碰外电线路造成事故至路面净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4.1.3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右上表规定。 正确做法常见通病( 4 )起重机越过无防护措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 起重机触碰高压电引起油箱起火爆炸事故。外电线路外电线路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4.1.4 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右上表规定。正确做法常见通病( 5 ) 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足。埋地电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4.1.5 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0.5m 。 正确做法常见通病( 6 ) 外电线路安全距离不足,未采取防护措施和悬挂警告标志。外电线路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4.1.6 当达不到本规范第 4.l.2-4.1.4 条中的规定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防护设施应坚固、稳定,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防护应达到 IP30 级(是指防护设施的缝隙,能防止Φ2.5mm 固体异物穿越)。 正确做法安全距离安全距离 考虑到起重机夜间施工的安全,防护架体上端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如小彩旗和红色警示灯泡等。安全距离10KV 绝缘外电线路接地与接零系统2二、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变压器供电工地变压器高压输入端、低压输出端高压输入端接头低压输出端接头中性点A 相B 相C 相工作零线中性线中性线接地 中性点——是指三相电源作 Y 连接时的公共连接端。 中性线——由中性点引出的导线。 工作零线——中性点接地时,由中性点引出,并作为电源线的导线,工作时提供电源通路。 保护零线——中性点接地时,由中性点或中性线引出,不作为电源线,仅用作连接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导线,工作时仅提供漏电电流通路。 接地——设备的一部分为形成导电通路与大地的连接。 工作接地——为了电路或设备达到运行要求的接地,如变压器低压中性点和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 重复接地——设备接地线上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的接地。 接地体——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 人工接地体——人工埋入地中的接地体。 自然接地体——施工前已埋入地中,对兼作接地体用的各种构件,如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钢筋结构、金属井管、金属管道(非燃气)等...